“喔,对了,大姐我向你打听一下,镇上有哪里能买弓箭的吗?”
“啥?弓箭?”
“对啊,就是官兵们使的那……”
话没说完,鱼大姐面色忽然一变,捂上她的嘴。
“哎呦!大妹子,这话以后,可千万不能再说出口,要杀头的呀!”
林桃点头,鱼大姐才松开手。
“你啊!难道不知道,百姓是不能买卖兵器的?这要是官府的人听了去,别说你,你们这一家子,脑袋怕是都保不住。”
难怪她昨天逛坊市时,一进铁器铺子问弓箭,就被人家撵出来。
昨儿她还以为,人家那是不做兵器买卖,合着直接是不能做兵器买卖。
哎!又是要自己动手的一天!
适时,有人来买黄金甲。
林桃把两小只拉起来:“去,帮你们娘收钱去。”
小玲兰胆子虽然比以前大了许多,可还是不太敢张嘴说话。
小李干倒是比以前开朗许多,应了声,接过她给的小提篮,牵着妹妹过去。
“阿伯,一份只要一文钱。”小李干两手举着小篮子说。
客人等包食的空档,逗玩起来:“哟,小掌柜挺会做买卖的。那我要是买两份呢?”
躲在小李干身后的小玲兰,探出半个小脑袋瓜子,小奶猫音说:“二。”
摊前的客人,微微挑眉。看样子,就是没懂小玲兰的意思。
小李干笑得眉眼弯弯,大声道:“一文钱一份,两份就是两文钱。”
客人两眼炯炯有神的又问:“那我要买五份呢?”
“五文钱!”
“那我要是买八份呢?”
“八文钱。”
“阿伯再问你考你一个难些的可行?”
小李干点头。
“如果你家小食是两文钱一份,阿伯要买六份,你该收多少钱?”
第四十五章 我笑那猪穿了布鞋就以为变成人了
“二六一十二,收十二文。”
客人打量着两小只,拍手叫好:“真是太聪明了!”
小李干正色摇头:“谢谢阿伯赞扬。”
小李干受赞不骄的态度,使得客人眼里的赞赏之色更浓。
看到许氏那笑得比花都灿烂的脸,林桃扬了扬嘴角。
想起自己像小李干这么大的时候,考个一百分,爸妈脸上和许氏如出一辙。
原来无论到了哪里,做娘的都是一个样。
或许是方才的热闹,引来不少的食客。
摊子前,四五个人围着,你一言我一语的,报着自己要买的数量。
许氏手忙脚乱的应声忙活。
朱氏也跟着帮忙,挨个和人家确定要买多少,然后报给许氏。
“喔,好。”许氏刚包好一份,又抬头问朱氏:“大嫂,他要几份来着?”
朱氏都被问懵了,想不起来,又去问客人。
整个摊子前,只能用混乱来形容。
看得抓心挠肝的林桃,心里不停重复:这不是自己的便宜儿子,不能打,不能打。
平复过心情,正想上去帮忙,却见小玲兰扯着许氏的衣角,奶声奶气的说:“一份,三份,一份,一份,两份。”
顺序没错,计量准确。
小李干更是提前收过钱后,对朱氏说:“婶子你帮阿娘包一下吧。我来分给大叔大婶。”
眨眼间,摊子恢复了次序。
很快,食客们就散开了。
“大妹子,可愿意送你儿子到盛典堂,做个后生?”之前出题考过小李干的客官忽然折回来。
“盛典堂?”
别说头一回到镇上来的许氏,不知道人家说的是个啥。就连林桃翻遍了原主的记忆,都没找着盛典堂是个啥玩意。
“哎呦!好事啊!好事儿啊!盛典堂可是当行之首啊!听说,应个伙计,每月都能领五百钱月银。咱这清源镇上,多少人想应个伙计,都没那门道呢!只是不知这位爷,您是?”鱼大姐凑过来问。
客人抖了抖长衫,拱手为礼道:“夏应知,盛典堂司理。”
“喔哟,夏、夏老爷啊!”鱼大姐激动得说话声音都是颤抖的。
刚弄明白盛典堂是当铺的林桃,一脸云里雾里的,又给绕进云。
一把将傻笑的鱼大姐,拉到旁边问:“司理又是啥?”
“你啊!真是个命里带福的人!司理可是当铺里的顶头大伙计!管着当铺里的大小账本,银钱进出呢!你家这回,真是鲤鱼跃龙门喽!快啊!还站着干啥?人家想收你孙儿做后生呢!”
“啥是后生?”林桃又问。
鱼大姐啧着嘴说:“那后生啊,就是学徒。做得好,每月也是银钱的!以后学出来,说不定也能做司理呢!”
咚的一声,许氏失力倒在地上。那神情跟见了鬼似的,嘴里自言自语:“真、真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