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厅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守在门口的亲卫进来禀报:“世子,楚公子在外求见。”
萧彻眉头一皱,第一反应是拒绝。
外面天寒地冻,玉衡身体未愈,议事厅气氛紧张,他不想让他涉足。
但他了解楚玉衡,若非必要,他不会在此刻前来。
“请他进来。”萧彻沉声道。
帘栊掀开,楚玉衡披着那件厚重的白色狐裘,在侍女的搀扶下,缓步走了进来。
他脸色依旧苍白,脚步虚浮,但眼神却异常清亮坚定,仿佛蕴含着某种力量。
他的出现,让充满杀伐之气的议事厅,带来了一丝不同的气息。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审视,也有几分不以为然。
一个病弱的江南公子,在此等军国大事面前,能有何用?
楚玉衡无视那些目光,径直走到萧彻面前,微微颔首,然后转向众人,声音虽然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诸位,玉衡冒昧前来,有一言,或可缓解眼下粮草与民心之困。”
萧彻看着他:“你说。”
“朝廷大军压境,必以为我朔州内忧外患,人心惶惶,粮草不继。”楚玉衡缓声道,逻辑清晰,“我们或可反其道而行之。”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一,可立即开仓,在城内及流民隔离区外围,增设粥棚,粥米可较平日稍稠。并公开宣布,朔州存粮充足,足以支撑军民度过此难关。此举,安内。”
“其二,派精细之人,潜入韩章军中或在其必经之路散播消息。一则,夸大我朔州军备之精、士气之旺;二则,极力渲染流民营中疫病之惨状,称朔州已成‘鬼域’,瘟疫横行,十室九空。此举,惑外。”
他抬起眼,看向萧彻,也看向厅内众人:“安内,可稳定民心,使百姓知王府有应对之策,不致生乱,甚至可激发同仇敌忾之心。惑外,则可动摇敌军军心,韩章麾下京营兵卒养尊处优,必惧瘟疫如虎,闻‘鬼域’而胆寒,其进军速度与战斗意志,必大打折扣。此消彼长,或可为我军争取更多时间,甚至寻得破敌之机。”
厅内一片寂静。
文官们若有所思,细细品味着这攻心之计的妙处。
武将们则有些愕然,他们习惯于真刀真枪的拼杀,却从未想过,言语和人心,竟也能成为如此犀利的武器。
萧彻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
他看着楚玉衡,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他内里蕴含的、超越外貌柔弱的惊人智慧。这双管齐下之策,精准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人心!
不仅考虑了内部的稳定,更将致命的瘟疫转化为对敌的心理武器!
“好!好一个安内惑外!”萧彻猛地一拍案几,长身而起,“就依此计!张长史,增设粥棚,稳定民心之事,由你立刻去办,务必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朔州的‘底气’!李将军,选派机灵可靠的斥候,执行散播消息之任,务必要让韩章的军队,未战先怯!”
“是!”张长史和李将军齐声应道,这一次,声音中多了几分底气。
楚玉衡微微松了口气,身体晃了一下,被身旁的侍女连忙扶住。
萧彻立刻上前,扶住他的手臂,低声道:“辛苦了,快回去休息。”
楚玉衡看着他,轻轻摇了摇头:“我无事。你……万事小心。”
他没有再多言,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离开了议事厅。
他来,只为献上这一策,如今策已献上,他便不再打扰。
看着他离去的清瘦背影,厅内众人神色复杂。
先前的不以为然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惊异与敬佩的情绪。
这位看似弱不禁风的楚公子,其心智谋略,恐怕远超他们的想象。
萧彻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厅中众臣,眼神比之前更加锐利和坚定。
“诸位!”他声音铿锵,如同出鞘的利剑,“内忧外患,确是危局!但亦是我朔州破茧成蝶之机!瘟疫,我们能扛过去!朝廷大军,我们也能打回去!”
“从现在起,朔州上下,同心戮力,共度时艰!”
“是!同心戮力,共度时艰!”众人齐声响应,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冲散了之前的阴霾与绝望。
定策已下,朔州这架战争与生存的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起来。
第83章 风雨同舟
楚玉衡的“安内惑外”之策,如同在朔州这潭看似即将沸腾的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定石,虽未彻底平息波澜,却让汹涌的暗流有了清晰的方向。
命令被迅速执行下去。
在朔州城内及被严格管控的流民隔离区外围,一夜之间增设了数处新的粥棚。
令所有惶惑不安的百姓和流民惊异的是,那大锅里熬煮的粥米,竟比往日肉眼可见地稠厚了些许。
分发粥米的官吏和兵士虽依旧蒙着口鼻,眼神却不再只有冰冷的戒备,反而带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