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臣说服。《汉书≈iddot;高帝纪下》
第130章 燕国称臣
时间一天天过去, 崔析已经会自己翻身了。
含章殿的一处卧房内,崔衍昭撑着下巴,旁观崔析在宽大的床榻上挣扎翻身。
崔析滚来滚去一番折腾, 终于找到了舒适的角度, 闭上眼将要入睡。
这个时候, 同样在榻边旁观的王适安伸手,轻松地把崔析转了个向。
崔析:啊?
崔析:啊啊啊!
被换了方向后,崔析边抗议,边手脚并用重新寻找舒适的睡眠角度。
崔衍昭觉得崔析扑腾的样子很可爱, 但这不影响他心疼。
而且王适安刚刚就已经给崔析调换给方向了,这次居然还来。
崔衍昭看向王适安,小声劝道:皇后,还是让析儿安稳睡会儿吧。
但王适安有自己的一套带娃理论,理直气壮道, 不这样怎么试他的极限?
闻言, 崔衍昭又回头看向床上的崔析,确认了一下崔析目前的确只是个刚学会翻身的宝宝。
王适安居然觉得这么小的宝宝就应该挑战极限,这对吗?
崔衍昭纠结了半天,实在无法认同王适安的育儿观念,于是劝说道:析儿还小,以后锻炼的机会多着, 现在多睡会不妨事。
哪有不到三个月就开始锻炼的?
别人从娃娃抓起还说得过去, 王适安这直接就是从摇篮抓起啊。
崔衍昭连着劝了两次,王适安本来决心已定, 此时也不禁心生犹豫。
但若是一味纵容,以后孩子不成器又当如何?
王适安不想他和崔衍昭的孩子日后被冠上不学无术的名声。
见王适安一直在思考,不答应也不反驳, 崔衍昭干脆把崔析抱在怀里,打算让崔析直接在他怀里睡。
王适安注意到他的动作,眉头皱起,阿昭这般溺爱,他将来又如何成材?
直接否定王适安的育儿观念不太可能,因为不能排除王适安说到最后决定用武力说话的可能。
崔衍昭于是装傻充愣,对着王适安嘿嘿一笑。
王适安瞬间没了脾气。
崔析刚被抱起来的时候,手还紧抓着崔衍昭的衣服,后来渐渐入睡,小手也垂了下去。
王适安终究没再说什么,一家三口就这样度过了一段温馨时光。
抱着崔析时,崔衍昭忽然想起一件事,一会儿看怀里的崔析,一会儿又看王适安。
被崔衍昭如此频繁地偷看还是第一回,本倚靠着错金矮几看书的王适安嘴角不住上扬,矜持地开口:怎么了?
崔衍昭陡被抓包,有点尴尬,过了一会儿才交代出自己的想法:皇后觉得析儿长大后会是什么模样?
他刚才是在想崔析长大后的样子,所以忍不住一直抬头看王适安,好作为参考。
听了崔衍昭的问题,王适安低头看向趴崔衍昭怀里睡得正香的崔析。
崔衍昭虽然觉得王适安也不一定有答案,但还是期待王适安的回答。
不过他还没等到王适安思考出答案,就先等到了宫人的禀告。
禀陛下,燕国使臣已抵建康,中书令带来了燕使,正在太极东殿等待向陛下上呈国书。
听到燕国的国书,崔衍昭首先想到的是曾经贺兰绪的那封。
当时他觉得那份国书自信到像是乱写的。
如今贺兰绪已经亡故,主政的是贺兰宝。
国书应当也是另一个风格了。
真是物非人也非啊。崔衍昭心中突生怅然。
荀聪此时和王清一起站在太极东殿等待崔衍昭接见,他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
这是他第二次出使江南。
只是这回燕国新败,他面对同样的景色,心情已经截然不同。
他这次来,是代贺兰宝向江南表达称臣之意,此后燕国就只是越国的臣属。
想到这里,荀聪心情更加郁郁,回想起当时贺兰宝召开朝会的场景。
面对分列两排端坐着的臣子,贺兰宝十分平静,江南本就是正统,受天意照拂,如今我欲归降江南,卿等以为如何?
虽然败过一场,但远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贺兰绪当年也打过败仗,数次命悬一线,最后还是打下了偌大的燕国。
对贺兰宝的提议,群臣当然是激烈反对。
而在众人激烈反对时,贺兰宝摘下头顶长冠,重重搁在漆案上。
贺兰宝:郭将军殁了,其余士卒也无一人生还。我非有才之君,忝居此位,只会让燕国儿郎流血牺牲更多。既然诸位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