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数日,吏部的京察裁汰名单被皇帝转到了内阁,让内阁协助出意见。
毕竟对于名单上的人,万历皇帝大都不认识,先看看内阁先生们怎么说。
在京察中,还有一项制度叫“拾遗”,允许科道言官补充裁汰人选。
几名御史联名上了京察拾遗疏,猛烈弹劾户部主事赵学仕,请求引用“贪、不谨、无才”等京察条款,将赵学仕裁汰。
文渊阁中堂,阁老们根据旨意齐聚开会,为皇上拟定关于京察的相关意见。
四辅李春开口道:“可以先看科道言官的拾遗章疏,以核定有无需要补充裁汰的人选。
被弹劾最多的人,就是户部主事赵学仕。”
虽然是李春在发言,可是别人都看向了首辅赵志皋。
赵志皋便回应道:“这赵学仕虽然是我的族弟,但我与他也就仅仅是同族而已,平时往来并不多。
话说,这些科道言官还能有点新套路吗?多少年了,手法还是这样。”
李春却不为玩笑话所动,认真的说:“钱一本不畏强权,直声震于朝廷,这次却在裁汰名单里,未免也太过了!
我认为,原本裁汰名单里的钱一本可以换成赵学仕。”
赵志皋答复道:“原本名单上人数有点多,建议皇上将钱一本从名单中拿下来即可。
毕竟钱一本名气甚大,不可因为钱一本折了朝野士气。”
李春点头道:“可。”
本次京察最大的一次交易就算完成,如果没有意外,这次京察就要这样“平淡”的过去了。
赵志皋都有闲心开始说起别的事情了,“朝鲜国六王子顺和君上了奏疏,请皇上为平壤城即将重修的箕子庙赐字。
而皇上又来催问,何时将分封顺和君为大明乐浪公的诰书草拟制作出来,连带金印,遣使前往朝鲜国册封?”
次辅朱赓主动应承道:“由我来督促吧。”
正当朝廷风平浪静时,吏部文选司员外郎顾宪成突然上了一封《朝廷大害疏》。
在奏疏里面,顾宪成以吏部官员身份,直接检举吏部尚书王世贞与考功司互相勾结,操纵京察的劣迹。
并且猛烈抨击了本次京察中的种种不公,为被裁汰的官员大鸣不平。
甚至还捕风捉影的指责,京察之法皆三千里外之林泰来所定也!
还说官员被列入裁汰名单之依据,皆缘由林泰来私人恩怨也,不然为何特征高度重合?
这封奏疏一出来,宛如平地起风雷,满朝一片哗然!
无论以郎官身份弹劾本部上司,还是隔着三千里拉踩林天帅,在众人眼里都是很疯狂的行为。
总而言之,这奏疏就是彻底掀桌子,顾宪成真是不要命了。
此时无论林党还是清流势力,都在大骂顾宪成!
林党大骂顾宪成瞎几把说大实话,有些话能对皇帝说吗?
有些话大臣之间说说就行了,怎么能写到奏疏里给皇帝看?
而清流党人大骂顾宪成无事生非,不遵守组织原则,完全无组织无纪律!
本来息事宁人忍忍就过去了,顾宪成你还想再挑起大战吗?
这是妄自独走,彻底不想混了是吧?
------------
第七百三十一章 顾谋周断(求月票!)
这日等顾宪成从衙门回来,却见乡党们又自动聚集在自家。
众人万分感动的说:“顾兄本可自保,却毅然为我等出头,完全不顾惜自身,大有古人之义也!”
顾宪成叹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无诸君,我又能有何作为?”
钱一本又道:“先前我在裁汰名单上,故而不好说话。
如今我也顾不得许多了,自当上疏直言,与顾兄同进退!”
“别!别!”顾宪成连忙开口劝阻钱一本,“天大的干系,自有我一人当之!
不能都下场冒险,钱君就不必被拖累了!若我有不测,以后同乡们还需要钱君来看顾!”
钱一本还想挣扎,深情的说:“我怎能忍心看顾兄向着悬崖峭壁独自前行”
顾宪成怒斥道:“闭嘴!难道你现在连我的劝阻也不肯听了?”
都这时候了,你钱一本能不能不要再来抢风头了?
自己走了一条极为惊险的赛道,你钱一本就别在旁边捣乱了!
钱一本眼见顾宪成动了三昧真火,就讷讷的闭口不言。
唉,这次是蹭不到风头了。不过也好,至少自己是安全了。
在朝廷里,风口浪尖上做任何事都会伴随着巨大风险,不是每件事都能像弹劾林泰来一样安全稳妥的。
在苦修多年、即将飞升的准大圆满资深御史这个境界,安全第一,求稳也没错。
在这个夜晚,大部分更新社成员也都秘密聚集在林府前堂开会。
顾宪成这样掀桌子,完全出乎预料,搞得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