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梅江的时候,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温度常年在零度以上,加上她经常锻炼身体,几乎已经忘记自己上一次生病是什么时候。
这次算是她从小到大第一回在北方过冬,当然,冬天还没有来临她就感觉降温以后,自己的状态一直不佳,每天提不起精神,什么都不想做,像是一只临近冬眠的乌龟。
自从察觉到自己的状况以后,许一临时在网上买了一件黑色的长款毛呢大衣,秋风萧瑟,虽然没有梅江的海风具有穿透力,却冷得她除了上课之外,连门都不想出。
甚至连杨梦回来找她出去玩都省了,毕竟杨梦回身为北方人,不太懂她身体的这种物理反应,每次来她手里都暖烘烘的,像是一个裹着棉垫的小手炉。
……
那天下课后,许一没有在教室多待,收拾东西回宿舍。
回去后,一个人裹着毯子窝在椅子上无聊地刷朋友圈。
一点点往下翻,她看到了和自己住在同一个小区又是大学同学的朋友发的附近公园的照片。
此时的梅江还是一片生机盎然,繁花似锦,溪水淙淙,长椅上依旧是熟悉的小猫,年轻人挎着包脚步匆匆,广场空地上大爷大妈在打太极,练剑,跳舞……
很平常的一个早晨,很普通的一张照片,却已将她带回了家,以前偶尔没课的早上,她也会在这里跑步。
她继续往下翻,下一秒,手指僵住。
她看到许久不见的某人发了一条朋友圈。
只是停顿一秒,便要顺势滑过,偏偏一张照片吸引了她。
许一无奈摇摇头,自嘲道:“恐怕又是仅我可见……”
照片是一张教堂的内部场景,巨大的三角形落地窗将背后的通天红衫完全框出来,柔和的自然光透过玻璃照在婚礼台一对新人身上,整幅场景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森林,梦幻又唯美。
而她停下的原因却是那对新人是两个穿着婚纱的女生。
配文是:朋友今天结婚了,婚礼现场太感人,我也想结,哭哭。
定位是一个国外的城市。
这条朋友圈是昨天晚上发的,至今没有一个熟悉的人评论,按照某人的人缘来说,现在下面早就有一堆人追着给她出主意了。
然而,她刚看完,再刷回来的时候那条朋友圈突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和之前一模一样的动态,只是这次,不过几分钟,下面就有了一堆评论与点赞。
“想结就结啊,你这ip地址,看来已经在准备了吧,就知道你背着我们偷偷结婚了。”
“不要英年早婚哇。”
“新娘子是谁?”
“苏大小姐这财力,这样貌,不是想结就结吗,跟谁结不都是分分钟的事。”
“那谁你别挑事啊,人家有女朋友的。”
“她女朋友是谁啊?”
……
看到后面许一不想再看,然后她熟练地点进这人的详情页,把她屏蔽了。
而她不知道的是,她刚把人屏蔽,那人就给她发了一条消息,只是,早不发晚不发,偏偏在她屏蔽的后一秒,消息准时送达。
第14章 种花(6)
许一没有看到苏大小姐发来的消息,而是看到了杨梦回给她发的月季照片。
不过,杨梦回拍照技术一般,月季方方正正处在照片中间,虽然呈现出来的效果没有什么新意,但她知道杨梦回已经在尽力给花凹造型了。
一张张照片快速浏览完,直到看到最后一张,她突然愣住。
杨梦回不知什么时候给她和月季拍了一张合影。
照片中,她有些出神地盯着月季,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微风荡起发丝,粉嫩的月季与她皎白的侧颜交相呼应,形成一幅和谐而又有生命力的画作,最后,照片左侧还调皮地露出“罪魁祸首”的剪刀手。
杨梦回给这张艺术照取了名字:《沉思》。
下面甚至还有她对这副画的解读:所以,到底是花衬了人,还是人比花更娇嫩?
许一无奈笑了笑。
那边所有照片传完后,就发来消息问她:怎么样怎么样,我拍得是不是特别好看,尤其是最后一张,快夸我!快夸我!
许一默默保存了那张留有剪刀手的照片,顺便发过去两个字:好看。
……
时间过得很快,十一月到来,温度骤降,只用了不到24小时的时间,仿佛就从秋天直接过渡到了冬天,即使真正的冬天还没有来临。
许一不再出去跑步,但每天依旧早起,而是在房间里换了一种锻炼方式。
来瓦罐村之前,她从来没有来过北方,这是第一次对以前在网上刷过的“北方冬天”有了实感。
虽说梅江的天说变就变,但那并不是温度骤降,而是上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倾盆大雨,唯一相似的是,同样没有给人准备的时间。
来的时候行李箱空间有限,所以她并没有带冬天的衣服,现在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