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令——走着——”
两人有说有笑地走向电梯间,恰逢电梯门“叮”一声打开,有零星几个编辑,其中正有陈以声的助理。三人互相点头致意。
助理笑着寒暄:“池编辑、段编辑,去吃饭呀?”
段兴澈暂时收住刚才兴高采烈的话题,稍显局促地接话:“啊,是呢。对了,最近好像都没怎么看到陈总编。”
“陈主编出差了,池编辑应该知道。”
突然被cue到的池锦一顿,得体笑道:“嗯,刚才开会的时候提到了。”
小助理目光扫过段兴澈没戴工牌的衣领,忽然压低声音,带着点八卦的笑意问道:“段编辑现在……有女朋友没?”
段兴澈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耳根都透着粉色:“呃……这个……我师父刚给我介绍了一个。”
突然中断的话题也是这个,段兴澈转正不久,年末并不忙,总结工作少。他冷不丁想起来池锦要把她室友桃子介绍给他这件事,请池锦吃饭也正为此事。
川菜馆里,两人抢到了一个靠窗的位置。
池锦拿出手机,利落地将桃子的微信名片推送给段兴澈,开始“王婆卖瓜”:“喏,推给你了。桃子可是本地独生女,聪明又漂亮,性格活泼可爱,小嘴特甜还会来事儿,绝对是你喜欢的那个甜妹类型。”
段兴澈挠挠头:“师父怎么看出来的。”
“直觉。你看秦显成,秦哥他喜欢的绝对就是气质型美女。”
“那……那我加一下!”段兴澈盯着手机屏幕,有点紧张地搓了搓手指,“主要是忙过这阵子了,明天的颁奖典礼也跟我没啥关系,现在总算有点精力……可以考虑谈谈恋爱了。”
池锦点点头:“你们还年轻,有试错成本。”
“她……她叫什么名字来着?我写个备注。”
“陶在依。陶渊明的陶,自在的在,依恋的依。”
“名字蛮好听……”段兴澈小声念了一遍,嘴角忍不住上扬,“是挺可爱的。那……那我试试聊聊看。”
……
川菜馆的麻辣鲜香还残留在唇齿间,但一回到《面孔》编辑部,氛围立刻切换为备战状态。
午休时间刚过,办公室里所有责编和主编都为下午至关重要的年末述职做着最后的冲刺。
与这片区域的低气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昨天下午已经完成述职的实习编辑和普通编辑所在的工位区,则显得轻松许多,偶尔还传来压低的笑声和闲聊,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池锦在自己的工位坐下,迅速唤醒电脑。段兴澈贴心地凑过来,声音放得很轻:“师父,下午述职准备得怎么样了?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打杂的?千万别客气,随时叫我。”
池锦目光仍专注地盯着屏幕,摇了摇头,手上动作不停,直接点开了那份反复修改、演练了无数次的ppt:“基本妥了,我再最后过一遍细节。谢了。”
“师父,这个数据可视化图表,配色是不是有点不够醒目?主编们会不会觉得不太突出。
池锦闻言,身体微微前倾,更仔细地审视了片刻:“有道理。把核心增长数据的那根主柱状图换成亮橙色,对比度会立刻上来,视觉上更能聚焦。”
“旁边的注解字体是不是也得相应调大一号?”段兴澈谨慎地补充道,“确保一眼就能看到关键信息。”
池锦嘴角微扬,手下已经开始操作:“不错嘛段同学,现在指导起你师父来也挺专业了。”
段兴澈嘿嘿一笑:“平时师父手把手教我那么多,我这不就是依葫芦画瓢嘛,应该的!”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述职报告上。她重点梳理了“纸媒改革”项目从提出、攻坚到成功的全过程,每一个关键决策、每一次团队协作、最终亮眼的成绩单以及带来的广泛行业影响,她都力求用最精炼专业的语言呈现。
这不仅仅是一次个人述职,更是对她和整个a组的辛勤付出的最终总结与展示。
检查完最后一遍,池锦合上电脑,轻轻靠向椅背,闭目养神片刻。
就在这时,不远处几个同事的低声闲聊飘进了她的耳朵。
“听上面说,《面孔》作为改革成功的标杆项目,年后可能还要有大动作,架构和内容方向都要再调整呢。”
“啊?还要改?可是陈大王…陈总编不就是刚从咱们这儿升上去的吗?他肯定会护着咱们这边吧?”
“难说哦…你看他升迁之后这段时间,除了必要的公务,几乎没怎么回过咱们这边,好处更是没见着啥…感觉有点避嫌呢。”
这些话像细小的针,轻轻刺了一下池锦的心。
陈以声离开《面孔》升任总编后,明里暗里确实没有给予《面孔》任何特殊的关照或资源倾斜,甚至有些刻意地保持着距离。她了解陈以声,他绝非不念旧情或冷血之人,但他也绝对不是会假公济私、授人以柄的那类领导。
“他现在跟咱们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