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想要看看这个时代的富贵生活是什么样儿的。
因着并不着急赶路,想着体会一下路上的风土人情,她几乎是一路走一路玩,也没有买马。
在路上她结识了一双婆媳,婆婆面善和蔼可亲,媳妇貌美如花,他们还带着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据说是因为儿子(丈夫)上京赶考,前些日子传信回来说考中状元了,二人这是去京城一家子团聚的。
白姝刚听完就觉得有些问题,已经考中状元了,本朝重文轻武,对读书人可是很宽厚的,更别说已经状元及第了,可这对婆媳虽说是乘坐马车,可这马并不是赶路的好马,车也有些破旧。
但看这二人喜笑颜开的模样她什么都没说,毕竟他们也是刚刚认识,也不好说太多。
一路只说路上风景,白姝发现这位貌美的媳妇梅三娘十分有才气,看到秀美的风景脱口吟诗,从她的诗词能够听出来她并非出自小门小户,还是很有眼界的。
只是她们婆媳的衣着可真的不算好,粗布衣衫,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了,难道那位新科状元王安旭乃是一个凤凰男?梅三娘是大家小姐下嫁的?
几日之后,一行人到了京城,到了京城白姝便和婆媳二人分开了,虽然她也想要知道那梅三娘是所托非人还是她心思肮脏将人想的不堪,只是这毕竟是人家的私事。
京城繁华,不是她之前居住的小城镇能够比拟的,白姝一连玩了好几日,买了很多当地的小玩意准备回去送给胭脂,也品尝了当地的北方菜色,准备回去和胭脂说说。
他们住着那个城镇临河,经常有南来北往的客商,菜色多一些也好能让天香楼的生意好些不是。
我观姑娘眉宇之间一股正气,定然是身有功德之人。
白姝好端端的走在街上,忽然面前走来一身着袈裟的和尚,看着她说道。
多谢大师赞赏。说她有功德?是因为帮忙除了石妖?
见白姝要走,那和尚伸手拦住,姑娘乃是有大能者,不知可愿积德行善为百姓造福?
让她积德行善?可她也没做违法乱纪的事儿啊?
目光落到和尚手中的钵盂上,逃出一个银锭子放进去,这些全当我捐赠的香火钱,还请大师不要嫌弃。
和尚没想到白姝会来这么一出,连忙解释:我想姑娘误会了,贫僧并非化缘和尚,只是看施主自有一股正气,乃是难得一见的奇才,若是行善当为别人百倍功效。
这都什么和什么啊?
让她做好事儿,当别人百倍功效?她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吗?孔圣人不是还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她一个人就算是力量再大还能有千万人的力量大?
我想师父定然是误会了,我只是最平凡的一小女子而已。
见白姝如此说,那和尚也不再拦着她,说道:施主既然不愿,贫僧也不强求,但还请施主今日随贫僧回到寺中,如此多的香火钱贫僧不敢私自做主。
这又是什么意思?她捐香火钱还捐出麻烦来了?
不过看这小和尚呆呆愣愣的也不像是聪明的样子,全当不为难他了,好吧,今晚我便随你去寺庙拜佛。
说起来她来到这儿好像还真没有拜菩萨呢,去拜一拜也好,全当为胭脂祈福了。
那和尚见白姝这么一说心中一喜,师父说今日他会遇到一位身着红衣的不凡女子,如若说服不了便带回寺庙当中,他便是功德一件。
白姝不知道和尚的想法,和他一同去了寺庙,可她没想到这寺庙竟然那么远,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而这寺庙和尚看起来十分稀少,香火不是很鼎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