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西北,旧日关系却未断绝。不过一些粮草,本宫一封信便能解决,便是调派援军也不成问题。这难道不比你单枪匹马赶去更好?”
冯十一陷入沉思,依旧不语。贵妃也不催促,只道:“本宫知道郁将军与阿川所谋之事,他们是一体,川儿若真出事了,郁夫人觉得郁将军能善了吗?他父兄的仇,他真能报吗?”
出门时,冯十一的脸色阴沉。守在屋外的忠平注意到她的神色,连忙凑上前:“夫人,贵妃娘娘同您说了什么?”
冯十一沉默着走出主院,定住脚步转向忠平:“英国公没到萧关?随行粮草也断在半路了?”
忠平瞳孔骤缩,神色瞬间慌乱。不用他开口,见到他的反应冯十一便知他对此一无所知。
忠平不知道没关系,不是还有个刚从西北来的人吗?
面对冯十一的询问,莫生虽惊讶,却未像忠平那般失态:“少夫人所言之事,属下并不清楚。属下是在半路迎接少将军时,接到他的命令才赶来京城。属下往京城赶时,英国公还在行军队伍中并未并。不过,即便粮草与英国公被大雪困在半途,夫人也不必担忧。萧关的粮草绰绰有余。几月前,少将军便派人从江南运送了大批粮草到萧关附近,量足够全军撑上三个月。”
几月前?
那时他们应该还在苏州。
那时,他为何要往萧关运大批粮草?
难道他早知道自己会去萧关?知道粮草会出问题?
松了口气的同时,冯十一心头涌上一阵恼怒。他到底在筹谋什么?或者说,他与赵靖川到底在一同筹谋什么?就像贵妃所言,如今赵靖川出事,会不会打乱他原有的计划?
冯十一本不想管赵靖川的事,可此刻……
关起门闭门沉思了一夜,天明时,冯十一去见了贵妃。
“我去寻人。”
等了一夜,得到冯十一的回复,贵妃面上看似平静,眼底却掠过一丝松快。
贵妃松口气时,冯十一冷冷道:“若寻回来的是尸体,贵妃娘娘可别怪我。”
冯十一说的直白,贵妃坦然受之同时眼中闪过决绝。
“若川儿真死了,本宫便是拼了命,也得拉些人陪葬。本宫既然答应了郁夫人,那便必定会做到,即便没了川儿,本宫也会让郁将军全身而退。”
得知冯十一要去寻赵靖川,忠平十分吃惊,而初到京城的莫生则是意外。
冯十一对莫生没多做解释,只道:“曾娘送到京城后,你先守好。至于小云,我如今也不知道她在何处,你若要我帮忙寻找,等我料理完这些事再说。”
从少将军口中得知妹妹还活着时,莫生已是惊喜万分。他寻了十年,也不差这几日。
只是,他此行来京中,除了这两件事,还有他事,所以他无法随着走。
莫生说时,冯十一毫不在意摆摆手。再回头。便让忠平去收拾行装。
原本为去西北,准备了不少行装。赶远路,这些行装是差不多。可如今,是去寻人,时间紧迫需轻装简行。为此冯十一只让忠平从行装里简单收拾了些带上。
忠平收拾时,冯十一则去见了温姮。温姮仍在昏睡,对她的到来毫无察觉。看过温姮,冯十一又对嬷嬷吩咐了两句。
黄昏时分,冯十一看着贵妃带着昏睡的温姮和刚出生的小儿人登上了进宫的马车。
马车离开后,冯十一转过身进了王府。
王府正厅前的大院里,眼下站满了人,大半是王府侍卫,一小半是以忠平为首的护卫。
这些人都是要随她去找赵靖川的。
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头,冯十一皱了皱眉后,挥手道:“你们先出京,我稍后便赶上。”
王府侍卫闻言一脸茫然,忠平则悄悄凑到她身边:“夫人,您还有事?”
冯十一看了眼忠平,又瞥了眼踮脚望过来的忠福,思索片刻道:“你和忠福留下,让其他人先出京。”
忠平虽不知女主子要做什么,还是点头应下。
待王府侍卫和护卫们骑马离开,空旷的院子里只剩他们三人,忠平和忠福笔挺地站着,等候吩咐时,冯十一走到忠平面前,压低声音问:“之前那种泡了油的柴火,还能再弄点吗?”
忠平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
冯十一提示道:“就是在竹溪镇,害我烧了半个厨房的那种。”
忠平恍然大悟:“那种柴火啊?夫人要它做什么?行装里带了炭,路上我们也会拾柴,肯定冻不着您的。”
冯十一横了他一眼:“我不是为了取暖。”
忠平追问:“那夫人是要……”
“纵火。”冯十一面不改色地答道。
冯十一江湖出身,杀人不在话下,但纵火,她一来没做过,二来,那个烧毁的厨房,已经让她清楚意识到了,她也并不擅长。
听到女主子的话,忠平是无措咽了口口水,忠福则是有些犹豫,倒是偶尔路过听到对话的莫生,在了解冯十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