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间,他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是一个人还是一件事?
他询问吕禄,吕禄茫然:“有吗?”
刘越努力回想,却没有想起来,于是把它抛到了脑后。见大王到来,墨者们都很高兴,由苏缓领头,带他参观焕然一新的庄园,还有焕然一新的炼炉。
望着明显变异了的炼铁炉,刘越有些呆,他记得采买的时候,吕玢呈给他的图纸不长这样!
苏缓的手臂已经变得均匀许多,晒得黑黑的肌肤满是坚毅,认真给大王解释:“里边的容量扩大了,能烧更多的生铁,也能打更多的斧头和农具。”
刘越往远方眺望,发现山林仍旧郁郁葱葱,再望望连成一片的小院,还差最后几个屋子就能建成,不由踮起脚,拍拍苏缓的肩:“好好干。”
又指指笑呵呵的梁园令:“缺钱了找他。”
苏缓重重点头。
掏出哭包四哥送来的简易舆图,刘越死马当活马医,问起了梁园中的墨者。哪知还真有人农耕之余养过鸡鸭牛,但那也是单门单户的养殖,哪有承包过一整片土地?
刘越苦思片刻,把所有标记的圆圈都圈了起来。
梁园令吕玢悄悄探去,嘴角一抽,提议道:“大王何不问询太仆?太仆负责马政,蓄马与养牛虽是两件事,臣却觉得有同工之妙。”
太仆夏侯婴?刘越灵光一闪,回头看吕玢,觉得这个建议不错。还有少府,少府养着母后和皇兄的牛,同样可以前去讨教!
吕玢喜滋滋地获得了一根牛肉干的奖赏,并且不用还债,他转过身,见无人看他,赶忙咬了一口。
真香。
回到宫中,刘越见到一个陌生的小姑娘。
身穿布衣,手脚细瘦得不成样,像和苏缓差不多大小的年纪,浑身发着抖。一半是激动,一半是害怕,她跪在大汉最有权势的女人面前,强撑着不露怯,用刚刚苦学的关中话问:“太后陛下真的能帮奴婢找回兄弟吗?”
若在正式的国书之中,臣子要称太后为“陛下”,只不过不常用而已。小姑娘为窦氏,排行第三,自称窦三娘,吕雉见到她的第一眼,想起了还在沛县之时,刘邦不着家的苦日子。
她轻轻点头,笑道:“哀家赐你漪房的名讳,怎么样?”
窦三娘欢喜地磕头:“谢太后陛下!”
第82章
刘越站在殿外, 觉得窦漪房有亿点点耳熟。
不是名字耳熟,是姓氏,不过这世上姓窦的多了去了, 清河郡人也多了去了, 梁王殿下抛开一丝代表直觉的疑惑, 甜甜地唤:“母后。”
吕雉一抬眼, 笑得更为柔和, 朝他招手:“进来。”
窦三娘牢牢记得路上学的宫廷礼仪, 绝不回头看, 不多时,一个身穿皂色外袍, 腰间佩着短剑的漂亮孩童来到她的面前, 步伐利落, 唯独被冬裳和束腰勒出的小肚子有些鼓。
一路上,辟阳侯的管家早就告诉她, 宫里都有哪些贵人,宫里当差最忌讳什么, 等等等等。她努力记下, 得知了梁王殿下是最受宠的殿下, 没有之一, 太后和天子都宠爱他, 现在站在她面前的就是梁王殿下吗?
殿下长得可真好。
目光从胖儿子身上移开,吕雉见她还跪着,便道:“快起。”
太后的和蔼冲淡了她的害怕, 窦三娘抑制住激动,站起身来,低着头。
吕雉又道:“你一个小丫头, 何必那么谨慎,抬起眼看着我。”
窦三娘紧握的手一松,小心翼翼地抬头,终于得见太后的全貌。不过一身寻常打扮,发髻不见一根金钗,威肃,雍容,朝她微微地笑。
她一下子被“迷”住了。
吕雉笑着对大长秋道:“带她下去好好洗洗,吃一顿饱饭,那些礼仪找个人教她。漪房聪慧,很快就能学明白,哀家可不会看走眼。”
大长秋自从吕雉当上汉王的王后,就开始侍奉她,第一任丈夫死于战场,第二任丈夫死于咳疾,她便没有再嫁,膝下也没有儿女。故而不论陛下,鲁元公主还是梁王,她都当做自己的孩子那般,特别是自小看着长大的梁王。
如今的长信宫忽然来了一个小丫头,还是瘦骨嶙峋的美人胚子,她一下子有些怜爱,应诺下来。
隐约知道太后留她的意图,大长秋牵起窦三娘的手,一路向外行去,那模样,完全看不出长乐宫的宫人对她又敬又怕。
窦三娘只觉牵着她的手分外温暖,小心地问:“从今往后,我就留在太后陛下身边伺候了吗?”
大长秋点头,笑着说:“平日的时候称太后就好,宣室殿的天子才要叫陛下呢。”
窦三娘牢记于心,不禁有些雀跃:“奴婢明白了。”
……
眼见大长秋牵着窦漪房远去,刘越有些呆,她不是要住梁园吗?
窦氏,清河郡,母后身边的宫女,一道灵光划过脑袋瓜,刘越想起来了,日后她将前往代地做家人子,与哭包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