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就算完成了。
他正准备收尾,忽然被一个清亮的声音打断——
“或许,在黑洞里有另一个文明呢?”
声音来自前排,一个戴着红色毛线帽的女孩。她的英文有点生涩,语速不快,但一字一句都很清晰。她站在人群里,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眼睛特别亮,像是极地夜里的星星。
苏熠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整个科学界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他只能老实地说:“这个问题,我也很想知道。”
游客们哄笑起来,没人当真。可那个女孩没有笑,反而向前迈了一步:“那你觉得呢?”
她声音不高,却穿透喧嚣,落入苏熠的耳朵里。
她追着他问了好多问题。那些问题荒诞、跳脱、不合常理,偏偏又是经过构思的。
她的思维浪漫到不科学。他一时有些慌乱,不知道该怎么作答。
他忍不住问:“你为什么会觉得黑洞里有文明?”
“黑洞是一切物质的终点,那么信息呢?”
金色的光落在浮冰和海面上,南极的夕阳绚烂得好像没有明天。游客们兴奋地涌向甲板,争相捕捉那轮缓缓坠入极地的落日。
她却仍旧站在原地,执着地等待他的回答。夕阳在她的瞳孔中坠落,琥珀色的光泽在她的眼底流转,仿佛整个宇宙都在其中折叠。
他的心跳骤然失了节奏,有些慌了。
“你说,阿卡西记录会不会就在黑洞表面?造物主就在黑洞里看着我们?”
苏熠被她的问题拉回现实,忍不住笑了。阿卡西记录——一个介于科学与神秘学之间的概念,传说中承载着宇宙的一切信息。她竟把科学、神秘学和宇宙学揉在一起?
“呢?” 她问得突兀又直接,又认真地重复了一遍:“你觉得呢?”
他的指尖不自觉地蜷了蜷。她这番话,有点像他反复咀嚼过的一把科幻小说。那本书连载的时候,他还在美国读博士。作者更新不定,他几乎每天都要刷好几遍网页,生怕错过新章节。
他有些局促,不敢去看她的眼睛。桌上的图表就那么几张,被他来回翻弄着。
“你喜欢看科幻小说吗?”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些。
“看。”
“那你看过《造物陷阱》吗?我觉得你这个观点,跟那本书很像。”
“因为这本书就是我写的啊。”她笑起来真的很好看,琥珀色的眼睛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苏熠彻底慌了。
他居然在南极,遇到了《造物陷阱》的作者。两年前这本书出版时,他甚至从二手市场淘了一本签名版,还带到了南极。
而这本书的作者,此刻就站在他面前,戴着一顶有些滑稽的红色毛线帽,说造物主在黑洞里面。
“你——”他张了张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叶星带着点俏皮的戏谑,歪了歪头,笑着看他。“所以呢?”她眨了眨眼,“你还没回答我呢!”
导游在催促游客登船,她朝苏熠摆了摆手。
“你明天还来吗?”
“不来了,明天我们去看企鹅。”
“谢谢你回答我那么多问题,也谢谢你喜欢我的小说。”
她的身影消失在极地的夜色中,像一颗划过天幕的流星,悄无声息地又坠入黑暗。
帕尔默站今夜风平浪静,可苏熠的内心却刮起了一场暴风雪。
他该躺下,闭上眼,等一周后科考队的直升机来接,到阿根廷休整,再回美国继续他的研究。可他辗转反侧。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他有十多年都没有这么冲动过了。
他要提前离开南极,跟着那艘邮轮,跟着那个女孩,回到乌斯怀亚。
苏熠收拾着行李,脑子里还在回放叶星的笑容,心跳快得他有些发抖了。
“你疯了吗?自费搭游客的船?你知道德雷克海峡的浪有多大吗?”同事盯着他,一脸不可思议。
“在德雷克海峡的巨浪里,你就像洗衣机里的塑料瓶里的水,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