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觉得有些惊讶。
“那可不,街角燕子巷转过去二百米远,就有一家专门租售各色容器的铺子,许多摊位都在那里租碗盘。”葛寡妇说道。
这属于锦鲤街上的老人才知道的事情,若不是沈宣与她交流,怕是也不得而知。
沈宣谢过了葛寡妇,就去了她说的那家铺子。
那铺子的门脸占地不大,瞧着只有一间破旧的小门,进去以后却是豁然开朗,院子里满满当当摆着各色碗盘。
果然,没一会儿,沈宣就看到有熟悉的身影从他家铺子里用拖车搬了一堆碗盘离开。
那掌柜的见了沈宣,便上前问道:“这位客倌,你可是想要什么容器?容我来给你介绍一下。”
“我想要大点的杯子,喝茶水用的。”沈宣说道。
“大号茶水杯子都在这里。”那掌柜听了把沈宣引到一处后,指着地上一摞摞的杯子说道:“这里都是,客倌你慢慢挑选,看看是租是买?”
沈宣一看,地上果然放满了各色各样的大茶杯。有彩瓷的,有青花瓷的,有青釉的,有陶土的,甚至还有木头与竹子的。
沈宣一一问过,便发现那些精致漂亮的瓷器杯子价格贵的吓人,有不少一两银子一个,买下来实在是不合算。出租的话就只要一日两文一个,也难怪周边许多铺子都会来这里出租。
比起那些瓷杯来,陶杯和木杯就要便宜不少,租起来也只要一日一文,就更划算了。
不过最便宜的,还当属竹子做的杯子,是用粗毛竹的竹节直接劈开制成,十分的原生态,十文钱可以买八个。
沈宣仔细对比了一番之后,决定索性直接买杯竹杯用。
主要是出租的杯子他还要自己去洗,就算是交给葛寡妇家帮忙清洗也是一笔费用,这费用就与买竹杯差不多打平了。
再加上这竹杯虽然原生态,但是一人一杯可以带走,更加干净卫生。
行人在他这里买了茶水,手上拿着竹杯在街上行走,也算是给他打了个活广告。
沈宣与那掌柜的交谈一番后,便订下了协议,以后每日来领二百个竹杯。
他原定的就是每天只卖两百杯茶,卖完作罢。一天二百五十文的容器成本也算可以接受。
敲定完了这些以后,茶水摊子需要的东西就基本已经全部搞定了。
沈宣想了想,又回到了锦鲤街上。
过了一会儿,他骑着骡子回家了,骡子上还驮着一卷帆布和一些颜料,这些东西是他用来给摊位做招牌的。
他准备摆摊的地方离书院很近,往来的学子们都是识字的。做一个有字的招牌,也会更加的吸引人。
沈宣经历过了现代世界的熏陶,可不信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鬼话。
现代世界的营销商战是十分激烈的,广告更是铺天盖地,要想迅速在锦鲤街一众摊子中脱颖而出,还得使用一些营销手段。
一回到家里,沈宣就把那卷帆布铺在桌上,磨好墨汁和颜料,仔细思索给自己的茶水取个什么名字才好。
现代那些什么鸭屎香柠檬茶这种名字他可不敢乱取,就怕别人真的以为茶水里有鸭屎。
况且这茶的方子目前还是保密的,他不太想直接暴露这茶水里的原料。
想了一会儿,沈宣觉得既然茶水里需要放柑橘片,那名字里也可以带上柑橘相关。另外沈宣在糖浆里特地使用了昂贵的蜂蜜,虽然分量不多,但自是也要写上。
于是便粗略定下了蜂蜜橘子茶这个名字,先写在了一旁的草纸上。
沈宣冥思苦想给茶水起名的时候,薛凤麟正在一旁看着。
沈宣握着毛笔皱眉全神贯注的样子,落在他眼中倒是一道美景。
作为一个哥儿,沈宣的字写得还算不错。虽说少了两分力道,但灵秀工整却是有的,比京中许多闺秀要好。
再加上他写字的时候一脚站着,另一脚则不太安分的弯曲着,膝盖跪在凳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