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在唐代的时候,有不少知名的文人都走过“公关”这条路。
当然,在这个时候还叫行卷。
沈里已经因为这事和闻时颂义愤填膺过好几轮了,他觉得这一点都不公平。
闻时颂是这么说的:“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讨厌那些清流派了吧?”结党营私都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小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在科举的选仕上,他们在做的和那些极力想要维护斋郎制度的世家又有什么区别呢?
学阀和门阀,不过换汤不换料。
“而这些举子想要扬名,用你的话来说就是宣传自己,他们自然要来平康坊扬名。”这里的达官贵人最多,这里也是他们这种还没有步入仕途的寒门最容易接触到达官贵人的地方。
老皇帝不仅从未阻止过,还十分支持。
沈里听的目瞪口呆,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再胆大妄为不过的话:“殿下,考虑过玄武门继承制吗?”当然,他也就是气急了说说而已,并没有真的要做什么。
闻时颂也没有回答沈里。
因为就在他们说着的时候,外面的街上已经乱了起来,有人从巷口跌跌撞撞的跑出,浑身是血的高喊:“救命啊,杀人了,平凡之众杀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夏洛克打坐在江左府,尊一声老太爷细听端:原句是铡美案里的,“包公爷打坐在开封府,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文里改编了一下,不是作者原创,么么哒。
有些战争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去杀死另外一个农民的儿子:忘记是谁说的了,但反正不是我原创的qaq。
第71章 入主东宫第七十一天:
这事实在是太巧了。
闻时颂刚刚才和沈里说了一些平凡之众过去的“丰功伟绩”,如今就有人跑过喧闹的街市,声称看到了平凡之众杀人。巧到随行而来的大太监洪梁,都情不自禁的看向了自家太子,怀疑他是不是觉醒了什么类似于乌鸦嘴的血脉而不自知。
闻时颂:?
当然,他并不在乎洪梁是怎么想的,太子殿下的目光只会在沈里身上。
至于沈里……
这种时候沈里还能想什么呢?当然是指挥侍卫下去救人啊。先不说对方说的是真是假,只说他这么一喊,就很容易引起现场的骚乱。
事实上,现场已经乱了,从平康坊北门进来的这条街上实在是有太多的人了,大家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只看到一个浑身冒血的男人从旁边的巷子里突然跑出来,嘴里喊着什么平凡之众什么杀人的,不可能不害怕,不慌乱,情急之下分分钟出现踩踏事故。
幸好,东宫的侍卫训练有素,身手了得,已经飞下楼去主持现场了。
闻时颂安慰沈里,位于坊角的武侯铺离这里也并不算远,他派去的人应该很快就能把人喊来。
武侯铺就是大启的警察局、地方派出所,在各个城门和坊角都设有专门的机构,一般都是一个青瓦白墙的四合院,由南衙十六卫中的金吾卫负责驻守,大则百人,小则五人。
平康坊的武侯铺就是个中型驻地,平时铺里差不多有二十到三十人负责维护坊内的治安。
这些武侯铺的金吾卫平日里的“出警”速度如何,沈里不得而知,但反正今天是挺快的,由东宫的侍卫牵头,穿着统一甲胄的金吾卫紧随其后。
只不过他们终究还是没有就在现场的其他侍卫们速度快,当十几个人持刀闻讯赶来时,东宫的侍卫们基本已经控制住了现场的局面,临时让恐慌的人群都尽可能的避退到了两边临街的商铺里,连一向“目下无尘”的望仙楼都收了不少行人暂避。
商铺里也是严阵以待,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掉以轻心。平凡之众当年的赫赫威名到底有多吓人,可见一斑。
望仙楼也无愧于高端会所,只有客人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没有的,包括但不限于一个坐堂随诊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