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5o1节(4 / 5)

眼下的突厥汗帐仍在金山之阳,即便后来迁移到了郁督军山,仍然地处遥远的漠北,是眼下的西魏军队难以打击到的方位。不过眼下突厥可汗正自从北齐过境之外撤军,大军刚刚抵达阴山之南,这给西魏方面奇兵出击提供了机会。

于是李泰便先派遣李允信率领一千精骑,携带金银锦帛等珍贵的礼货,经原州北上先行以犒慰其军为名贿结木杆可汗,并且表示后续还会有更多的礼货送至以商讨婚约礼聘的事宜,接下来再以杨忠率领两千精骑运送粮草物资继续北进,锁定突厥可汗和其国一众权贵的位置。

为免国中群情惊疑动荡,李泰将以巡视陕北诸州为名,率领一万精骑沿洛水北上,抵达延州之后稍作休整并等待时机,待到前两路人马各自就位之后,便即刻自夏州北去河套,奔袭阴山南麓的突厥大营!

随着这一作战计划制定出来之后,各项战备工作便也即刻进行起来。之前从江陵南梁国库中缴获的各种珍宝,这会儿全都不要钱一般的从山南搬运过来。

眼见着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珍宝财货被打包装车,准备运往突厥大军之中,长安的突厥使者们也是乐得合不拢嘴,越发感觉如今的西魏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全不设防的大仓库,连吃带拿很是快活。若非还要负责带路前往,这些使者们甚至都不愿离开长安。

第0963章 重货以贿

北魏正光年间,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在镇举兵发动兵变,斩杀镇将,由此掀开了轰轰烈烈的六镇起义。

沃野镇是北魏设置在河套平原上的一座军镇,其地旧称五原。东汉末年战乱频频,河套之地渐渐为南匈奴所侵,后来五部匈奴南迁内附,又在西晋末年爆发了由南匈奴刘渊为首的五胡乱华。随着中原大地处处烽火狼烟,河套平原的控制权也数易其手。

区域内比较活跃的一股力量便是敕勒人,敕勒人旧居北海,被当时的鲜卑索头称为高车,后来陆续向南迁徙。

再加上当时鲜卑拓拔部崛起漠南,屡屡进击漠北诸胡,将许多敕勒部族掳到南方,安置在河套平原等地。而这一部分南迁鲜卑化的敕勒人便世代居住在了河套平原附近,以至于阴山附近广袤区域都被称为敕勒川。

六镇起义开始后,包括沃野镇在内的众多镇人内徙,诸如北齐斛律金家族、破六韩常等等,便都属于敕勒豪酋。而仍然生活在漠北的敕勒诸部,便又逐渐转称为铁勒。

铁勒诸部旧为柔然所奴役,因为不堪忍受柔然的残忍压迫而准备奋起反击,结果却遭到了突厥的背刺,诸多部族尽为突厥所兼并。

随着突厥取代柔然成为新的草原霸主,势力覆及大漠南北,对于阴山南麓、河套平原这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也是垂涎三尺。

旧年孝武西迁,将北魏国祚传承带入关西,而位于河套平原的沃野镇等地作为北魏原有的领土,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归属西魏。

只不过西魏困于自身国力,也难以对远在河套的沃野镇进行实际的管理,地处长城以北的夏州便是西魏能够实际管控驻兵的极限了。再往更北的区域则就鞭长莫及,只能任由当地诸胡部族各自管理,西魏朝廷则授给一些羁縻官职以维系一个宗藩关系。

之前突厥忙于清剿柔然残部,扩展并巩固自身在草原上的统治,还没有太过强烈向漠南、乃至于向内陆侵扰的动机和需求。可是随着其草原霸主地位越发巩固,也越发感觉到只有向南侵扰扩张才能获得更大回报。

此番联合西魏向北齐发起进攻,由于北齐刚刚筑起了长城,使得突厥进军并不是很顺利,之后更是由于西魏的先行撤军而遭到北齐的反击,从而损失惨重、铩羽而归。

这番失利自然让木杆可汗愤懑不已,而当其了解到西魏内部的权力交接与动荡之后,心思顿时便活络起来。

当大军撤至阴山南麓,看到南面广袤的原野与平缓流淌的大河,木杆可汗心中的贪欲也在滋长着。眼下虽然仍是草木凋零的寒冬时节,但只看河套平原这一地貌与环境,可想而知几个月后随着气候转暖,此间必然就会变成名副其实的沃野。

如若能在这里建立起稳定的牧场和聚居地,不只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和牛羊,更能作为来日入侵内陆的大基地。从此后突厥狼骑不必再奔波于漠南漠北,直接由此便可出兵向南寇掠!

所以木杆可汗干脆便将大军驻扎在阴山南麓,一边派遣使者南下长安与西魏朝廷进行交涉,一边着令麾下部伍们沿着大河巡弋扫荡,将此间生活的诸胡部落全都召集控制起来,逼迫他们接受突厥的统治。

时间很快就进入了二月,随着时令的转变,尽管阴山北麓仍是积雪绵延,但是南面的大河已经开始解冻,重新开始奔腾流动的河水滋润了两岸,泽野之间也渐渐泛起新绿,并有清丽的野花点缀其间,这生机勃勃的画面让人心情都变得欢快起来。

“这般丰美肥沃的牧场,正该最雄壮的部族才能享用!”

木杆可汗在部众们拱从之下,策马徜徉在这万象更新的原野当中,心内也是舒畅恣意,越发坚定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