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418节(2 / 4)

也皱眉笑骂道:“劣子怎敢如此失礼!论事伯山于你等称长,但给二三哲言教导,你们能够领悟便受用不尽了。来年扶助你们成人成事,岂是物货俗礼能够相比较的!”

宇文觉听到这话后才缩了缩脑袋,不敢再放肆发声,但那眼神中明显还残留着几分不服气。

这时候妙音也望向夫郎,见李泰点头便着令家人将之前便准备好的礼品逐一送入堂中来。而这些少男少女们终究城府尚浅,见到有精美的礼品收,已是忍不住的眉开眼笑。

色彩华丽的锦缎、晶莹剔透的冰糖,以及各种用料和造型都别致有趣的玩具,哪怕他们是宇文泰的子女,也都鲜少见到,一个个低头摆弄欣赏着礼物,当再抬起头来望向妙音时,那一声声阿姊叫的比之前要亲热得多。

接下来的家宴中,宇文泰瞧着妙音同自家子女们互动和睦,便也笑语说道:“娘子新入门中,自当与兄弟姊妹多多往来,才能情谊渐深。日后你夫外事,你自归府长居,可以不患孤苦。”

李泰听到这话后,脸上笑容略微一滞,还未及开口回应,堂上小尔朱氏已经先一步笑起来并说道:“主上当真喜爱极了妙音小娘子,盼能常在户中侍问,都忽略了儿女别离相思甚苦。更何况,太原公正当壮年,户内却仍无嗣讯,也应当伉俪久伴,为家为国添息蓄才!”

听到小尔朱氏发声解围,李泰便抬头望过去,目露感激之色。小尔朱氏眸光一转,递给他一个会意的眼神。

宇文泰听到这话后也是愣了一愣,片刻后才又笑语道:“夫人所言是极,我竟今时才有醒悟。伯山如此英壮之才,自当有所传承、多有传承,如此才不负家国和亲长的期许!今年便要给我添一外孙,此事并重于你军府事务。年终若不报喜,虽功不赏!”

妙音听到这话自然是脸色羞赧,而李泰则连忙站起身来,表示一定加油努力、不负主上督促之令。

眼下无论说者还是听者,都只是将此当作一个拉近彼此关系、表示亲近的话题,一说一乐的事情,倒也并没有放在心上。然而却没想到宇文泰一语成谶,只不过当年终李泰果真使员报喜的时候,他却已经大失了今日此时的欢快心境。

第0792章 倾力相助

宇文泰在商原留宿一夜,第二天便拖家带口的返回了同州城。

李泰则仍留在乡里,同许久未见的乡亲们聚会几场,接连几天都在庄上设宴款待诸方闻讯赶来的乡亲们。

虽然如今的他势位雄壮,早已经不需要这些乡徒们壮其声势,但如果没有这些乡亲们的支持,他也很难顺利走到如今这一步。

当然,如果没有他,如今的商原乃至于整条洛水流域,都不会像如今这般繁荣富庶。他与这些乡众们也算是互相成就,而且如今许多乡里子弟都在他军府任事,已经渐渐成为管理军政事务的中坚力量。

乡人们受惠于李泰的关照,不只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当中一些乡豪人物地位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由于之前霸府整编府兵时主要集中在洛水流域场所间进行,基于洛水水利而发展出来的渠盟在其中也涉入颇深,这样的民间乡社组织当然不会获得中外府的承认,但是当中具体管事的人物则陆续获得简拔任用,或是担任统领乡团的都督、帅都督,或是直接出任郡县长官。

这些人职事所限,未必都能赶来拜会李泰,但也都各自派遣家人使徒前来致意。当步入官场之后,他们越发感受到李大将军的势力和威望之强。

官场上很多对他们而言很麻烦的事情,可当他们提起自己乃是李大将军乡党且情义匪浅,大家往往都愿意给个面子,让本来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

至于普通的乡亲们,也是亲身经历了生活从勉强的糊口到如今衣食丰足。但凡有外乡人来到这里,无不交口称赞,且盘桓着不肯离开。

整个商原都没有了鳏夫寡妇,哪怕是户中还未晓事的儿女,也多有外乡人登门打听,盼望着能够通过婚姻获得定居此乡的机会。

给乡里带来如此巨大改变的李大将军,自然就获得了乡人们踊跃热情的敬仰和拥戴。

庄上的流水宴席,一直持续了好几天的光景都不见冷清下来。李泰却没有时间天天呆在乡里吃席,且不说荆州那一摊子军政事务,单单沙苑驻扎的那五千精骑天天人吃马嚼的就是一个不小的消耗。

在此期间,他又在庄上跟表哥崔谦商讨了一番荆州事务的交接安排。

讲到自己被强留在关中,崔谦仍自有些耿耿于怀。但事已至此也很难再挽回,怪只怪他们在荆州干的实在是太出色,以至于引起了中外府的猜忌。而且如今崔谦官居同州长史,又被赐姓宇文氏,倒也不算遭到了亏待。

军府人事交接的问题,崔谦之前已经用书信做了一些交代,眼下再当面将一些细节说清楚。比如之前他所监管的一些事情进程,以及对于军府某些属员的个人观感,以便于李泰提拔或是罢黜。

除了军府人事之外,崔谦又讲起一桩私事,就是希望李泰能将其长子带去荆州任事历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