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会因此有什么动摇误会。但是酝酿多日的一件事情就这么被大行台和于谨摆了一道,自然也是让他心内愤懑不已。如果运作得好,他这里可以直接掌控三个大将军之位,可谓一枝独秀,但现在看来,大行台也是打定主意不想让韦孝宽过早上位了。
等到杨忠的位置被敲定,那便只剩下两个位置了。
宇文泰长叹一声,旋即便又说道:“旧年邙山一战使我六军精锐骨销河洛,国中几乎没有胜甲营士可用,可谓是羸弱至极。外又有强敌顽贼将待噬我,无奈之下不得不大辟关西豪杰义士披甲充列,使我复有征讨顽贼之力。如今推举大将、分授领兵,也不可罔顾关西之民情乡愿!”
众人听到这话后也都纷纷点头,包括不怎么喜欢关中人上位的侯莫陈崇也不得不承认如今军中关西子弟占了主流,如果完全不给他们话语权,军队的凝聚力怕是就会马马虎虎。
“李万岁世居原州,兄弟几人并为当世骁勇,并且久从征戎、战功赫赫,今以此时位授之,褒扬前功种种,也称得上实至名归。除此之外,想今关中时流也并无雄士可以胜之。”
做出一番铺垫后,宇文泰便又开口点名了他的心腹李远。李远原州人士,说他是关西时流的代表也说得过去,而且本人战功赫赫,乡势雄厚,的确是一个恰当的人选。大行台作此任命虽有私心,但也不失公正。
至此十二大将军已经确定了十一名人选,而最后一个,宇文泰便提议授予大将王雄。王雄其人虽然不以事迹出众,但在跟随贺拔岳初入关中时,官职要比赵贵等人还要更高,如今凭此资历出任大将军,同样也无可厚非。
随着十二大将军尽皆商讨授定,时间进入九月,诸军也早已经汇集华州、整装完毕。
宇文泰此番亲自统兵出征,以柱国于谨为前军大都督,先行前往弘农督统彼方李远并即将从三鸦道北进河洛的荆州诸军,为大军前阵先锋。
第0651章 忠义之门
九月初,中外府便将具体的征程行期下达到了荆州总管府,而李泰也将要率部正式出征。
此番中外府倒是没有给荆州下达具体的征发任务,书令中只说自量便宜,意思就是在确保防区稳定的情况下当然是出动越多的人马越好。
荆州总管府辖区内情况倒还比较稳定,山南地区有安康李氏这一当地豪强与开府令狐延保、泉仲遵、宇文虬等众多人马镇守,纵然当地羌蛮有心搞事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
至于汉东地区,由于李泰通过公审把柳仲礼彻底搞臭,所以无论是民间还是那些地方守戍力量对总管府的服从性都提高许多。再加上李泰对当地一众豪强的安抚优待,如今汉东已经跟沔北地区进行起人事上的良性互动,完全没有什么对抗的氛围。
整个总管府治下如果说有什么隐患需待注意,那还是来自外部与南梁接壤的区域。
进入今年以来,南梁方面地方的势力和秩序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自然是从三吴地区流窜到江夏的邵陵王萧纶逐渐站稳脚跟,不久前还瓦解了一次南梁郢州当地针对其人的军事阴谋,俨然已经在将江夏当作其新的老巢在经营。
不过这萧老六的好日子也没有几天了,因为下游又发生了幺蛾子。之前主动放弃重镇合肥的鄱阳王萧范困蹇江中,移镇湓城后又与大江对岸坐镇江州的寻阳王萧大心交恶。
萧大心乃是如今建康朝廷傀儡皇帝萧纲的次子,与鄱阳王之间互相攻伐,双方也都没有精力再去进讨下游的侯景。终究是萧大心趁着地主之利,封锁了江州境内的市贸,使得萧范数万大军无所进食,萧范因此忧愤而亡,其部属也都四分五裂。
此时侯景已经控制住了三吴地区,正将兵力向西面转移,趁着这二镇交攻之际,便使其部将任约等人进攻江州。
寻阳王萧大心因其父亲如今在京为帝,心中尚存两顾,交战不利后便举州出降,使得侯景的势力一举推进到了江州,而再下一个的目标便是刚刚进据江夏不久的邵陵王萧纶。
就算没有侯景乱军的进逼,江夏的日子也是不好过。
李泰日前便同江陵方面沟通过这萧老六的问题,只不过恰逢蜀中的武陵王萧纪派遣其世子萧圆照率兵三万东出蜀中,名为听从萧绎节制,实则观望试探。
萧绎先将蜀中的人马劝阻安置在了白帝城,然后才又趁任约等乱军西侵之际,着令王僧辩率领一万人马沿江东去,名为迎战任约,但实际主要还是为了谋夺江夏,并且还宣称要将邵陵王萧纶移镇到长沙担任湘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