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珍洽即其族属,如今大都督雄治汉东,夏侯氏却全无宾服之心……”
南梁地方行政编制混乱复杂,州郡常常废置不定,又有许多州郡名称常常重合,再加上双头州郡的惯例,使得南梁地方州郡编制仿佛加了密码一样混乱得很。
像柳仲礼之前担任司州刺史,在同时羊鸦仁担任北司州刺史,一者在治安陆、一者在治义阳,彼此互无统属。但其实北司州才是本来的司州,因被北魏攻陷,故而以南义阳郡置司州,不久后移治安陆。后来原司州地被收复,于是便成了北司州。
但是这种东西南北方位的叠加就连梁人自己都觉得麻烦,偶尔描述其事时都会省略,诸如马伯符之前所担任的义阳太守乃是南义阳,即就是后世的湖北孝感而非义阳所在的河南信阳,彼此之间可是隔绝着一整座桐柏山。
柳仲礼被湘东王任命为雍州刺史,他却将自己旧职的司州刺史转授部将夏侯强,又利用这种地方编制统隶的混乱而以夏侯强出镇义阳,反正义阳原本的老大羊鸦仁还被侯景扣在建康,自然也没人与他计较此事。
只看柳仲礼这一举动,明显是想建立一个以雍、司两州为中心,进而以爪牙探入淮南地区的割据势力。但是如今军败被俘,霸业成空,但之前所做的人事安排,却又给随陆地区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这个夏侯氏外据义阳,明显是不想承认和接受西魏对于随陆地区的统治,若能成功夺下安陆,那便进退有据,以安陆和义阳为中心,成为势力横跨南北两司州的地方强宗。而南北两司州却又分别联系着汉东和淮南两大地域,如此一来其族统战价值自然是激增。
李泰在听完这马伯符的奏告之后,脑海中稍作沉吟,顿时便勾勒出了这个夏侯氏作此行事的逻辑,而听马伯符言及夏侯氏那深恶痛绝的表情,明显两方在柳仲礼麾下时便矛盾颇深。
马氏父子同样是雍州豪强,出身扶风马氏,本身乡势不弱,故而才会被柳仲礼倚重。如今荆州总管府控制随陆,也需要暂借其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好罔顾马氏的诉求去拉拢反叛的夏侯氏。而且李泰也不打算这么做,因为夏侯氏这势力布局又戳中了他的心病,即就是未知所就的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虽然暂时还未知去向,但看这架势估计是不会放过淮南这块肥肉。若夏侯氏为其所招揽,那么夏侯氏如今所占据的义阳和义阳三关即就是慕容绍宗进掠汉东地区的一个通道。
尽管夏侯氏初叛,双方还没有勾结到一起,但是这个趋势却非常明显。
东魏国力本就远胜于西魏,吸引力也更大,慕容绍宗乃是东魏留守河南权势最高之人,又亲自击败了南梁北伐军并平定侯景叛乱。这个夏侯氏叛出汉东,选择慕容绍宗作为投靠对象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就算夏侯氏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敢在汉东初定的情况下公然叛乱,李泰也是需要一个杀鸡儆猴的对象。
于是他又着杨忠率领两千精骑南去安陆,召集彼境守军进击义阳三关。而他自己则引兵前往赵刚等人所驻守的醴阳城,并且遣员通知东荆州侯植、权景宣部,让他们配合攻取义阳。
第0611章 攻定义阳
义阳地处大别山北麓与淮水上游之间,地理上西南可以进望江汉、东北可以图谋河淮,乃是非常重要的兵家要地。
自从前北司州刺史羊鸦仁引部南下勤王平叛之后,义阳这一重镇便没有强力人物坐镇,羊鸦仁虽然委任留守,但也仅仅只是具位城中,军政事务上乏甚发挥。
一直等到柳仲礼派遣部将夏侯强至此,义阳城在城池防守和管理上才有可倚仗。
谯郡夏侯氏亦传承悠久的世道名门,虽然时过境迁、清望渐失,但在之前还有夏侯亶、夏侯夔兄弟为南梁坐镇淮南的名臣大将,夏侯强便是其同族亲属。因此夏侯氏在随陆与淮南之间都拥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恃此人望,夏侯强才得以入掌义阳事宜。
夏侯强虽然是受柳仲礼所遣,但柳仲礼本身也没有多少兵力可以分配给他,故而只能凭着自己的能力组织义阳武装。
他带领近千名族属部曲,经义阳三关北上,途中又招抚笼络了一些蛮人武装,以三千汉蛮军众进入义阳城中,驱逐了羊鸦仁之前委任的守将,顺便接收城中两千多名守军,而后再传告义阳周边仍然归属南梁的郡县,向他们宣告自己的到来,并从这些城邑间又获取到了一部分人员和物资,于是便拥有了立足于义阳的资本。
夏侯强这里经营初见成效,却不想老上司柳仲礼那里又翻了大车,他这里尚自犹豫要不要南出义阳三关营救柳仲礼,但随陆留守之众却都已经纷纷向西魏投降,顿时让夏侯强所部成为一支孤悬在外的孤军。
不过好消息是西魏在得获汉东全境之后,便也并没有再继续扩大战果,应该是扩张无力,甚至就连所占领的随陆地区都是全凭当地守军们投诚自献。
虽然两魏都是从北魏政权分裂出来,但是西魏长期给人的印象就是贫弱野蛮。虽然其沔北地区近年颇称得治,但是仍然未能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