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327节(2 / 4)

多名手持弓弩短刃的劲卒,当李泰他们冲进此间时,顿时便遭到了对方弓弩箭雨的覆盖打击,一时间难以欺近过去。

原本局面尚在僵持之中,突然内府传来一阵急促鼓声,攻入此间的李泰等人自是不知这鼓令代表着什么意义,他们杀至此间也已经是疲累不已,眼见对方虽然有些惊慌但仍不失顽抗之志,李泰便打算暂时退回前堂据守以待后援。

然而正在这时候,原本驻守在直堂前方的甲兵们听到鼓令催促后,竟然放弃此间结阵,直往后方退去。

“敌将将弃州府,预谋外逃!”

眼见这一幕,李泰顿时明白过来,当即便放弃暂退想法,再次握紧了手中马槊、继续向前杀去。

没有了稳固扎实的结阵,此间军卒各自抽身而走,纵然还有一些人留下,但面对悍勇冲杀而来的敌人,要么被直接斩杀当场,要么则也向后溃退而走。

李泰自然不能容许萧循成功逃出府外再召集人马反攻,留下二十几员留下收缴直堂文书印信之后,自己便又率领人马继续向内府冲杀而去。

不过他们一行终究不熟悉内府布局,左冲右突之下很快便迷失其中,院舍之间多见奔走奴婢,但却找不见梁州刺史萧循的踪影,靠着就途擒获的几名府中奴仆的指点,才终于找到正确的路径冲到了州府后门,可再审问此间游荡人员,却知萧循一行业已在半刻钟前于此间夺路而逃、向城内而去。

李泰闻言后自是大感惋惜,他此际随员数量本就不多,加之人马疲惫,也不适合满城搜索,于是只能暂且退回州府直堂。

当他们返回直堂中时,李迁哲也已经率领后师抵达,并且将一名身着锦袍并且略显凌乱狼狈的中年人引入堂上,指着其人对李泰说道:“禀告使君,这一位便是梁国宜丰侯、此间萧府主。”

李泰之前还因萧循走脱而有些失落忐忑,此时眼见李迁哲竟然将人引回,心中顿时惊喜不已,先对李迁哲重重点点头,然后才又望着神情兀自惊慌不定的萧循略作抱拳并笑语说道:“久闻萧侯贤声时誉,此番不请自来,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某名李伯山,于我国中忝为荆州总管,奉我国安定公宇文丞相所命收复前遭窃夺的山南汉中之地,并非是为入境杀人,还请萧侯放心。入据州府、惊扰萧侯美梦,亦是情势所迫,如今事成定局,还请萧侯能够仗义相助抚慰城中众情,使此城中不要再增杀戮,也是保全萧侯于此仁治之名。”

他自以为这番话说的软硬兼施、端庄得体,萧循应该没有拒绝自己的道理,但在话说完后却见对方只是视线游移、不敢望向自己,身形还隐隐后仰,一副对他厌恶至深、不肯靠近的样子,心中顿时不爽起来,当即便冷哼一声。

“将军饶命、将军饶……”

这一声冷哼听在萧循耳中却如惊雷一般,膝窝一软便要瘫伏在地。

且不说此夜遭袭受执所受到惊吓,单单入堂之后见到李泰高大身躯周身浴血,一些浓稠血浆甚至整块都贴在甲衣上,整个人身上弥漫着一股浓烈刺鼻的血腥气息,心中便已经是畏惧至极,完全没有听到李泰那番话说的什么意思。

李泰倒是犯不上折辱对方来夸耀自己的威风,眼见萧循惊慌沮丧成这个样子,再低头略作自审才明白眼下的自己是个什么形象,于是便暂时不再搭理那被他吓破了胆的萧循,快速下令封锁金城,此夜不准任何人事出入,并且向罗城喊话诸营守军各自营中待命、不准擅自行动等等。

交待完这些后,李泰便暂借内府稍作洗浴整理仪容,他又不是什么心理变态,之前交战激烈无暇顾及,但今战斗已经结束,自然也受不了自己周身湿滑血腥。

当他再返回直堂时,李氏兄弟已经将城中军政情况基本掌握了一个大概。

李泰坐定之后听李迁哲稍作分讲,这才知道南郑城内外单单守军便有近两万众,储粮也有三十余万石。偌大城池自然不会发生建康台城那种存米不存盐的致命疏忽,各种守城物资也都备置齐全。

听到这里,李泰便不由得暗自庆幸此番偷袭得功,若是按部就班大军开拔、兵围汉中,就算能够攻下南郑城,还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而汉东还有柳仲礼对襄阳虎视眈眈,河南又有慕容绍宗不知所往,他是绝对不能将大部人马长久使派于外的。

对于南郑城居然聚集了这么多的战争能量,李泰也是颇感惊讶,再作追问才知此乃萧循幕僚刘璠倡议之功。在刘璠的建议下,萧循从很早开始便将境中人力物力向南郑聚集。

刘璠这个汉中名人,李泰自然听说过,听到李迁哲已经将之执在此间,也不由得一乐。

不过在他看来,刘璠对萧循的这一建议倒也谈不上有多明智,山南多有桀骜不驯的方隅豪酋,凭萧循的势力威望未必能够从容驾驭得住,看似掌握了大量的人事资源,但其实是将自身置于一个不稳定的火药桶上。

诸如安康李氏若非萧循态度过于强硬的征令逼迫,也未必就会直接倒头投靠自己。

不过在他们到来之前,南郑收聚了这么多的豪酋武装都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