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最响亮的还是这个声音:“提供有眉心红痣线索者,赏银十两!”
十两银子对于平头百姓而言也不是小数目了,众人纷纷哗然,纷纷扭头看身边的人眉心有没有红痣。
还有人伸手扯下女人头上的幂篱,探头去看她脸上有没有红痣,有一就有二,效仿的人越来越多,混乱更甚。
后来混乱勉强被平息,每一个出城门的人,不论男女老都得看过额头,确认眉心无痣才能出去。
临近城门的巷道中,有几人正在观望。
秦央换上荆钗布裙,发髻也拆了大半,眉心红痣被遮去,可这到底是匆忙之下的遮掩,肯定的挡不住那样仔细查探。
刚刚事情突然,老仆全都被遣散,几人往城门赶去,果然看见城门被封锁,已经来不及了。
李霁从屋顶落下,脸色难看:“几乎全是人,都在找我们,这该如何是好?”
秦央:“我们人多势众,必然不能这么走,以免引人注意,只能分开走。”
事到如今,也能这样了。
李霁一点头:“既然如此,我等殿后,公主与少卿大人先行,公主不必担心,我们出去自有办法与公主汇合。”
可是还有一点疑惑,李霁问道:“我等想要扰乱雍州府城,混淆视听容易,公主与少卿大人打算如何出去?”
陶宁指尖一点不远处的城河,它如一条白飘带横在城中,河的尽头通往外界:“既然陆路不通,只好走水路了,长意会凫水吗?”
秦央:“半懂不懂。”
陶宁:“那只好现学了。”
“扑通”一声,有人反应过来,大声叫唤“别再挤了,有人被挤下水了”时候,秦央已经被拉着游出去好远。
李霁转头:“走吧戚姑娘,我会护好你的。”
还是那样干脆利落,不等戚静回答,捞起她就跑。
戚静像是条挂在人胳膊上的白猫,已经没有脾气了。
随便吧,在哪待不是待,随便活活也行。
秋水寒凉,沉入水中时秦央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凫水这种事情果然还是有些为难她,出师不利,跳水的时候姿势没掌握好,呛了口水。
她觉得浑身一轻,不由往下沉去,一只手伸过来,将她捞起。
陶宁手环上秦央的后腰,双唇凑过去渡去一口气,轻微的气泡从两人相贴的唇逢冒出,绕在身侧,浮浮沉沉。
她被拉着远游,恍惚间听见了有人在高喊有人落水了。
之后的她再也听不清了,只能听见她们游动的水声,向不知名的方向游去。
游了不知道多久,秦央觉得四肢有些麻木了,被陶宁紧抓的手不知不觉想松开,被及时给抓拉回来,拉到身边。
意识即将昏睡之际,她终于冒出头了,此刻已经黄昏。
天边的夕阳西下,卡在半山腰处,火红的晚霞铺在水面上,亮的晃眼,恍然一条血河。
陶宁看见不远处有一座破败屋子,她也有些体力不支,一下子竟没能看清这是什么地方。
来不及管这些了,陶宁回身把秦央给拉了起来,两人都冻得不轻,双唇发白。
秦央牙齿发颤:“这是哪?”
陶宁说:“我也不知道,今夜得在这待一夜了。”
等两人走近了,最后的余晖终于落下,那一丝光明正好能让两人看清那破败的匾额写着什么。
从左到右,正正四个字——梨县义庄。
义庄内已经废弃多年,遍布灰尘,石砖铺就的前院缝隙里杂草丛生,因为秋末东临的前兆,已经微微发黄。
义庄不大,一间主屋用来停尸的,里面还有几口棺材,以及垫高棺材的高脚板凳,左边是厨房,右边则是守馆人睡觉的屋子,墙院下有一口井。
现在天已经黑了,好歹也是一个住处,两人合力收拾出可休息的地方。
陶宁拖来了七零八落的板凳,手一掰,脚一蹬,顿时被拆分成了木板,她蹲下身,从衣服内袋里拿出火折子点燃。
火焰燃起,点亮了秦央的眼底,给夜里增添了几分暖意,顺便脱衣烤干衣服。
今晚或者未来几天,都要在这住下了。
第148章 被公主捡回家了36
夜里, 衣服被烤干后穿回身上,火堆被熄灭了,秦央只能跟陶宁抱在一块互相取暖。
秦央背部还能感受到熄灭火堆传来的热度, 她心跳很平。
她的余光睨着烧成焦碳的木头, 思绪几经辗转,终于归于平静,屋里的火堆熄灭了,心里却另有什么燃了起来。
这三天里, 她们不确定这里到底离雍州府有多远,祁将军的人什么时候会找来, 先找来的人究竟会是谁, 只能靠河边的鱼充饥。
还不能白天里出现, 只能晚上出去, 快去快回。
义庄里的木头几乎要被烧完,秦央在忍着腥味在处理鱼, 开膛破肚, 刮去鱼鳞, 架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