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末的法师 第324节(1 / 2)

赵传薪这两天都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练不动就打鸡血,累不行了就讲故事。

讲讲故事,就不觉得那么累。

他见所有人都目光热切的望着自己,便拍拍手,清清嗓子道:“在正式训练之前,我就再讲一段……”

至于和士兵同甘共苦这种事,不好意思,赵队长做不到。

他吃饭开小灶,偶尔还会往嘴里塞零食,别人跑步他骑马,别人训练他坐着。

在刘永和看来,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而且,作为领头羊,应当是有威信的。

可赵传薪无论在鹿岗镇还是这里,都只是和士兵打成一片,嘻嘻哈哈也没人真正怕他。

这又是极为不妥的。

那《小棒子流浪记》在间岛的影响很大,乃至于现在无论小鬼子怎么出招,都挽回不了他们“黄泥卷裤裆”的事实了。

所以,刘永和推测在不久后,小鬼子就会挑起事端找借口开战。

不是和清军开战,是和背水军。

实际上早在1902年的时候,韩国就利用俄国占领东北之机,派人前往延边地区进行非法扩张活动,组织私炮队,建立兵营,冲击清朝兵弁,还调查垦民户口和收税,划分行政区域等。

当时,他们那架势,俨然已经将延边地区当成囊中之物了。

当时就有小规模的战争爆发。

但是现在的形势和当初又有不同,清廷练了北洋军,日本多少会有所顾忌,尽量避免直接和清廷开战。

但对于背水军,估计他们就没多少忌惮了。

刘永和觉得赵传薪搞不好会把他这点背水军的种子搞没。

希望不会如此吧。

他叹了口气,看着赵传薪又在胡闹,就眼不见心不烦的走了。

……

陈昭常又来找吴禄贞了。

在之前,都是他召吴禄贞,后来次数多了,他干脆不顾身份的主动上门。

吴禄贞满脸无奈:“老大人,你不要着急。本来日本人都要开始营建统监府派出所了,但被赵传薪这么一闹,他们反而失去了先机。”

陈昭常唉声叹气:“非是本官急,是太后急。”

听他提到了慈禧,吴禄贞笑呵呵转移话题道:“《小棒子流浪记》,您老看了吗?”

陈昭常没好气:“画的什么乱七八糟,有辱斯文,不堪入目。本官如何会同那些愚夫愚妇,看那等腌臜之作?”

“陈大人这话就不对了,那画寓教于乐,我觉得想要传达什么给百姓,就得学赵传薪。他的那些画,比我们派千人万人每天去费尽口舌都要强百倍。”

陈昭常是真的没看过《小棒子流浪记》,只是听说不但间岛的老少喜欢看,而且还传到了外间,很多有钱人家花重金收购。

像他这种传统的文人,自然无法接受漫画这等东西。

“哼,也许吧。”

吴禄贞见他犹不服气,便笑说:“陈大人还不知道,间岛的百姓,隐隐有与日本人不共戴天的趋势了。甚至,他们开始觉得背水军才是他们的救世主。另外,外间有传闻说,过段时间,背水军还要免费给他们放电影。”

陈昭常吃了一惊:“就那些画,竟有这般的效果?”

“对啊。所以我说咱们先不要急,该急的应是日本人。”

“不管怎么样,你先去联系赵传薪,让他抓紧去取《大东與地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准备总没错的。”

这话确实没毛病。

吴禄贞只得答应:“行,陈大人,今日我就去找赵传薪。咦,外面下雨了……”

第247章 秀下限,赵队长是懂的

外面下雨了,也挡不住陈昭常热切的心。

他敦促吴禄贞下雨也要去找赵传薪。

之前他还不同意与朝廷通缉要犯合作的是他,现在着急的也是他。

春天的雨空濛延绵,看着一点都不干脆,可雨势实际上却不小。

燕子锋利的翼,切开雨幕,露出了道旁柳叶绣球菊乘势疯狂冒出的嫩芽。

吴禄贞披着蓑衣,带着随从一路打听。

背水军的营地,本应保密的。

可外出训练、采买,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声走漏。

当地百姓得知了这么一股非官非匪的队伍,给背水军所在地起了个名字——老营沟。

关外的地名,除了具有民族色彩的地域外,其余都起的很随意。

比如吉林境内,地名更是张嘴就来,直接用数字表现,比如几道沟几道岔几道江什么的。

老营沟这种,还算是稍微用心些的。还有老鹰沟,野猪沟,黑瞎子沟等等,稍不注意就会搞混。

吴禄贞冒雨进山,在泥泞里跋涉挣扎了半晌,才算远远地看到了背水军营地的轮廓。

在雨幕中极目远眺,打量周围,见这里多是连绵的小山,线条柔和,地形温厚。但来路却很深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