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宋市井人家 第66节(2 / 3)

没变,可无端让人觉得他一定心情很好。

两道菜上桌,他开始吃饭。不得不说,这两道菜滋味都很好吃。

他印象里兔肉很瘦很柴,说实话没什么滋味,很寡淡。因此寻常餐馆处理时就会用黄酱黄焖、或用重重的麻椒花椒去增添其中的滋味。

可是叶盏用了熏肉的方法,这样原本寡淡的兔肉本身也增添了许多滋味:熏肉特有的烟火气、类似火腿发酵的鲜味、还有甜面酱等多种霸道的调料滋味。

经过熏、蒸、发酵等多种功效,这些滋味深深渗透进了兔肉的每一道纤维,在齿颊间留香。

再咬一口又觉察出了第二层滋味:不费牙。一般兔肉柴、瘦,这就决定了每每吃兔肉都要用牙齿撕扯,实现牙齿和兔肉之间的拉扯,要是遇上牙口不好的人就会让滋味大打折扣。

可切成了薄片又熏蒸过之后,随便吃都没有费力的感觉。

这道菜色泽好看,深红色的圆兔头片摆在精致白瓷盘里,看着像一瓣瓣牡丹花花瓣。

兔肉嫩嫩的,味道咸香,各种复合滋味齐齐在舌尖循环登陆。

裴昭连着吃了两口缠丝兔,这才开始吃梅花汤饼。

这道面食放在鸡汤碗里,有个调羹,梅花在鸡汤里浮浮沉沉,看着疏影有致,更像是汤羹。

裴昭舀了一口,连梅花面片带鸡汤一起送进了嘴里。

鸡汤是店里熬煮备着的高汤,因此滋味极其浓郁,鲜美,十几种配料配着肥油老母鸡和猪骨头熬出来的高汤,一口下去胶质满满,许多种滋味在舌尖萦绕。

与鸡汤的浓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梅花面片的清淡。

面片薄如蝉翼,几乎是入口就化了,微微一抿就化开了,里面梅花的香气若有若无,几乎品尝不到,可在某个松懈了的当口又能尝到一口梅花香。

就像在梅花林里出没,要不经意间才能忽然嗅到一口梅花香。

裴昭很快就吃完了两道菜。

结账时候叶盏还特意过来问了一句:“裴大人,可对胃口?”

“好吃。缠丝兔干香入味,梅花汤饼清淡怡人。”裴昭认真回答。

叶盏放下心来,再看桌上汤碗干净,就知道裴昭没说谎,她还担心自己胡乱做得不合裴昭胃口呢。

裴昭走后,倒是玉姐儿纳闷:刚才裴大人点菜时不是说要吃他往日里爱吃的吗?

可缠丝兔和梅花汤饼都是新菜式吧?怎么裴大人居然也没指出来,难道是她记错了?

她摇摇头,将这件事置之脑后,专心等着玉姐儿来给自己烹饪缠丝兔。

夜风吹着汴京城的喧嚣往脸上吹。

盛夏的风就算是晚上都带着暖意,可不燥热,反而让人整个人舒舒坦坦放松。

裴昭打马路过闹市,任由自己沉浸在夏日晚风里,然而身形还是端正,不像路过的歪扭靠在马上一顿一顿的浮浪子弟,他后背挺得笔直,没有半点松懈之意。

路边有人叫卖:“手衣1,手衣,谁要好看的手衣?都来瞧一瞧看一看。”

要是往常裴昭不会回顾半分,可这回他勒了勒马缰绳住了脚步,顿了顿,开口唤那小贩:“要一副手衣。”

“好嘞,官爷。”小贩看出了裴昭是个大主顾,预感到会有一笔大生意,陪笑着兜售。

“小的这有牛皮的,最是柔韧耐用;有豹子皮的,您瞧这花纹、这模样,看着多威风?还有这羊皮的,多柔软贴合?戴着射箭肯定不滑手,齐骑马肯定能防止缰绳磨粗手指。”小贩推销着自己担子上的镇店之宝。

裴昭却指着那上面一对大红的:“要那对鹿皮的。”

小贩“哦”了一声,原来是卖给女眷的,他当即转化了一副营销话术:“这上面画着忍冬纹,又绣了花,戴上去多好看。”

“不用好看。”裴昭接过手衣仔细打量,“够厚实就行。”对着太阳光看了看,确保没有缝隙不会让水蒸气冲破后这才满意付了钱。

“客官慢走。”小贩喜出望外。

却见那位客人想了想,又问:“哪里有卖挂杆的?”

“挂杆?”

“就是拿着它能够够到高处东西的,木杆。”

小贩恍然大悟:“您说那个啊,杂货铺里就有,在对面那家店里。”

他一边看着手里的铜钱,一边看着客人身影纳闷:这么个贵公子,买手套也便罢了,买挂杆那样家常的东西做什么?

第54章

清晨,叶盏一行三人到店,青娘子迎上来:“来啦?”

这个时辰是两家交班的时候。

叶盏上下打量,照例是桌椅擦得干干净净,地也擦得油光锃亮,知道青娘子又打扫了,便笑着谢她一句:“多谢您,我这直接就能开张。”

“客气作甚。”青娘子佯装嗔怪,“每晚我交班时你不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再说叶盏的卤菜、糟卤全部在她这里寄售,每天有返点,她一晚上就成抽成不少铜钱,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