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935节(1 / 2)

加入书签

如果再进一步研究,未来可能会制造反重力强度更高的飞船,即便让飞船接近黑洞也是有可能的。

这也是遗憾的地方。

现在已经能制造摆脱黑洞引力的技术,但黑洞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

到目前为止,人类所观测到最近的黑洞,是在麒麟座v616,距离太阳系约为2800光年,第二近的黑洞是天鹅座的x-1,距离太阳系约为6100多年。

这个距离就只能看一下数字了。

现有的技术来说,想要走出太阳系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太阳系的直径都有一光年,空天母舰的加速极限,也不太可能超过一半光速。

在不考虑安全问题、不考虑加速用时的情况下,想要走出太阳系都需要两年时间以上,想要进行星系之间的探索,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王浩思考的就更重视现在的研究了。

他们研究的是强s波激发f射线,看起来像是研究一种爆发射线的技术,实质上,是研究空间。

以技术来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探索空间的奥秘。

只有对空间进行一定的解析,并掌握了与之关联的空间技术,人类才有可能走出太阳系去探索宇宙。

否则,哪怕是制造能够光速飞行的大型飞船,在宇宙超大尺度的距离面前,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人类的寿命太短暂了。

哪怕一生都在以光速航行,能走出的距离也只有几十光年而已。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理论组都在以湮灭理论为基础,分析各类宇宙射线的化学组成,希望能得到一些东西。

他们研究的是各类宇宙射线的共性。

各类宇宙射线的组成不同,但还是有一定共性的,而找到其中的共性,再去结合演变理论进行分析,就能够得到一些东西。

理论组的研究成果显著。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讨论以后,他们很快就把宇宙射线和黑洞理论关联在了一起。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有好几种射线都可以从黑洞外层的电磁风暴中产生。”

王浩总结说道,“这只是推导出来的,只是一种可能,我们还没有进行详细的研究。”

“接下来的工作就很明确了。”

《湮灭物理-黑洞理论》中,有关于黑洞中心奇点特殊物理的阐述,也有强s波剥离物质电磁特性的分析。

物质的电磁特性会被抛到黑洞的表面,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并产生电磁风暴。

在电磁爆发中,黑洞中的粒子会被抛出,近而会形成一些类型的宇宙射线。

虽然表述的很明确,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所谓‘黑洞的电磁风暴’,也只是采用了天文物理对黑洞研究的一个结论而已。

想要进一步的研究,就要分析黑洞表层的电磁排列,也要知道电磁风暴爆发和黑洞内能量的关系。

简单来说,外层电磁积累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爆发出电磁风暴?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黑洞外层发生的电磁风暴,是一种非常复杂、影响力巨大的宇宙现象,也会释放出非常巨大的能量。

这些能量中包含各类宇宙射线并不奇怪,实际上,宇宙射线可能是其中能量密度最低的产物了。

就像是一颗导弹爆炸,距离很远的位置也只能感受到微弱的热量。

在遥远的地球上,甚至连‘热量’都感受不到,只能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才能够检测到黑洞电磁风暴的残留(宇宙射线)。

理论组掌握的资料是非常有限的,想以此结合湮灭理论去解析黑洞电磁风暴,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他们也只能通过分析,去讨论其中含有各类物理现象的可能。

丁志强提出了一个观点,“黑洞的电磁风暴会喷射出物质、粒子,还有大量的能量,但是否会影响黑洞内部的强湮灭力场?”

其他人顿时眼前一亮。

按照磁场阶位论,磁场会对于更高阶位的强湮灭力场造成影响,黑洞表层的磁场是剥离物质电磁特性产生的,其阶位必定低于黑洞内部的强湮灭力场。

电磁风暴,必定会爆发巨大的磁场,很可能会对于黑洞内部力场造成影响。

“这或许也是黑洞会喷出大量物质、能量的原因之一!”

王浩非常肯定的说道。

研究进行到这一步,他已经能够得到系统的正确反馈。

丁志强推断的内容,直接让任务灵感值提升了四点。

王浩都不由露出了惊喜,任务灵感值很久没有增长,刚才一下子增长了四点,达到了‘93’点。

这就说明,已经找到了方向。

王浩对丁志强的想法表示了肯定,并认真说道,“我知道了。”

“下一步,我们要在强s波区域,主动制造‘电磁风暴’。”

“模拟出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