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魅罗 第42节(2 / 3)

舒仪回想昨夜宫中变故,却是目光闪动。

舒陵舒轩见她久久不语,低头沉思,追问缘故。

舒仪道:“只是觉得太子倒霉了些。也不知是命数该绝还是其他什么,每一步都走错,要是陛下的病好不了,只怕流放都没有他的份。”

舒陵忍不住笑出声,“被你一说还真是。不过陛下病了这么久,反反复复……”

舒仪站起身,走到窗边,朝外远眺,略有些心神不定地说道:“我感觉,陛下、只怕是再也好不了……”

——————

东宫之乱刚刚平定,太极殿内气氛却没有分毫轻松,御医和药侍进进出出,皇帝却还没有转醒。皇后陪坐一旁已经整整一日,饭也没用上一口,宫人来报,内史侍郎,纳言都在殿外等候。皇后坐着不动,直到宫人再次出声提醒,她才缓身站起。

有些事,总要做最坏打算。

偏殿内,一众后妃也在等待,起先她们还哭泣几声,后来见无人欣赏。皇帝也一直不醒,众妃嫔美人倒歇停许多。听到皇后见外臣的消息,宁妃还能保持镇定,刘妃却有些按耐不住。皇帝怕是快要不行了,她心里清楚,借着如厕的时候,从殿外招来心腹宫女,对她耳语吩咐。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宫女前来复命。刘妃露出喜色,主仆两人趁人不注意,从回廊溜到皇帝寝殿,有个守值的小太监正在门前等候。

“娘娘,”放刘妃进入寝殿的小太监脸色发白,不知是寒冷还是害怕,“一炷香的时候,千万要出来。”

刘妃扫他一眼,点点头,步入殿中。

寝殿内药气氤氲不散,刘妃不适地捂住鼻子,又立刻放下,原本龙榻下应该有宫人伺候,现在却空无一人。刘妃心知机会稍纵即逝,趴到床头,轻声哭诉,“陛下,您快醒醒,我们孤儿寡母的,全都依仗您了。”

她声音温婉动人,哭腔也是好听,可是哭了一阵,龙榻上的人纹丝不动。

刘妃心里一动,把眼泪一收,对着皇帝的脸色仔细看,只见他苍白中已带了一丝灰败。她想了想,大着胆子伸手到他鼻下。

气若游丝,出气已比进气多。

刘妃吃了一惊,闪电般缩回手,就要唤人进来,张嘴之时她忽然想到什么,整个人顿在那里。心里犹如翻江倒海般,可短短时间,她就拿定了主意。

走到御案前,刘妃一眼就看到了摆放玉玺的白玉匣,她颤颤巍巍伸出手,打开匣子,在取出玉玺的那一刹那,眼里所有的犹豫和挣扎全都消失不见。案上摆着一副棋盘,另有几本奏帖,几张字帖。刘妃大喜,从中找了一页空白的纸张,将玉玺盖上,然后匆匆放回玉玺,将纸折起放进怀中,还不放心般,又将桌上碰过的东西都放回原位。

刘妃做完一切,松了口气,小太监在殿门外轻声唤“娘娘”。她心知时间不多,转身欲走,这一回头,余光瞥到龙榻上,骤然吓得瞪大眼。

刘妃腿一软,吓得扑通跪倒在地。

不知何时,皇帝已经醒了过来,瞪着一双眼正看着她。

“妾、妾……”她身体抖如筛糠,涕泪纵横。

寝殿内鸦雀无声,只有刘妃压抑的哭声。良久,刘妃发觉不对劲,壮着胆再抬头,这一眼看地仔细,皇帝睁着眼,脸色涨得发紫,嘴唇抖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刘妃和他目光撞上,皇帝的眼里全是愤恨和暴戾。读懂他的眼神后,刘妃忽然不怕了,她从冰冷的地上站起,慢条斯理抚了抚裙褶,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她并不爱这个男人,往常那些缱绻缠绵,不过是为帝王的权势迷惑而已。

门外又催促“娘娘”。

刘妃摸了摸脸,擦去眼泪,走到龙榻前,她弯下身体,几丝头发直垂到皇帝的脸上。皇帝空有怒气却无处发泄,眼光如刀。

刘妃在他耳畔轻轻说:“陛下,除了罪太子,没人再盼您活下去了。”

皇帝喉中赫赫作响,面色渐渐发紫。

刘妃走出寝殿,赏过值守的小太监,带着宫女从原路返回。

皇帝殡天的消息很快越过皇宫的高墙传出,京城大为震动。

太子尚关在牢中,皇帝却先一步西去,内宫朝廷都猝不及防,当夜内史、门下两省重要官员都被召入宫内。纳言邹庆是舒老身前推荐入朝,一路升迁都是舒阀背后的使力。他使人给舒家传了信。只有寥寥一句,“刘妃有诏,景王为皇。”

舒家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舒阀有从龙之功。忧的是,刘阀将要兴起。

“想到刘阀就要借机踩到几家的头上,实在是让人恶心至极,食不下咽。”舒陵如此断言。

诏书一事,皇后心存怀疑。朝中也是纷纷扰扰,吵闹不停。刘览一日之间拜访了几家士族,装大声势,以增加朝堂内拥护景王的声音。收效颇好,第二日便有不少臣子上书,言国不可一日无主,景王既然是天子选定,应从速登基,名正天下。

上书的臣子看似占了一半的朝廷,但是最有分量几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