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和市民沟通采访的事情。第二种,自己去白河市跑。第三种,找白河市当地的亲戚朋友去问。不要在网上发帖子、发视频,‘我是《问政》栏目记者,我要收集白河市的线索巴拉巴拉’。”
众人听到姜凝月的话都笑了起来,姜凝月继续说道:
“确定完选题之后,在工作群里报一下,确保别拍重复了。如果这个选题拍不了,也要在群里说,为什么拍不了,并且注明原因。明白了吗?”
“明白了。”
听到姜凝月的话,大多数人心情都是很不错的,至少自己的领导是内行,不会下达那些脑瘫一样的任务。
“好了,我的话就说完了,下面请陈主任发言。”
开会结束后,姜凝月并没有着急出去采访,而是电话联系了神秘a先生、b先生,让他们去白河市调查问题。与此同时,她还给青凤打去了电话。
第一通电话没打通,第二次青凤才接。
“凤啊,懈怠了啊!怎么不接电话呢?”
青凤的语气中透露出无奈,“你一找我准没好事,你不是去组织部了吗?又咋了?”
“你这个消息不够灵通啊。”
姜凝月笑道,“我刚刚接受了省委的命令,成为省委督导组组长,入驻《问政》栏目督导工作。”
“啊。然后呢。”
青凤无所谓的回答道,“你就说吧,又有谁要倒霉了?”
“白河市的市长、市委书记,你去帮我查一下,有没有贪污腐败。”
姜凝月平静道,“最好有实质性的证据。”
青凤疑惑道,“谁给你的权力去查两个地级市一把手、二把手,我就算查出来东西了,你又要把材料交给谁呢?”
“这你就别管了,我自有办法。”
姜凝月笑道,“你就帮我查就行了。”
“哦,20万。”
“……”姜凝月愣了一下,“之前那个人,叫什么来说,给你的500万那么快就花完了?”
“办事是要钱的大姐!”青凤语气无奈道,“这点道理你都不懂吗?”
“行吧。”
姜凝月点头,“一会打你卡里。”
“ok。等我消息吧。”
“10月10日之前给我证据啊!”
“知道了,别催、别催。”
青凤挂断电话后,姜凝月办公室的门被敲响,“请进。”
田军走了进来,一下子坐在了沙发上,这个崭新的皮质沙发立刻发出了一声痛苦的‘惨叫’,姜凝月看的眉毛都跳了一下,“军哥,你得减肥了啊!那么大岁数了,膝盖受得了吗?”
“我天天都得戴着护膝。”
田军坐在沙发上,平静地看着姜凝月,“什么时候去采访?”
“吃完中午饭就走。”
第241章 再临白河市(1)
白河市。
姜凝月、田军、骆媛三人来到了白河市,姜凝月戴上了眼镜。
这些年,《民生30分》改版了,舆论监督板块删减到了只有10分钟。不过,因为姜凝月的缘故,海州市民对于这个栏目还是比较认可的。
临行前,三人先在选题库里搜索了一些白河市的选题,着重选择了水污染。
第一站,三人故地重游,来到了白河市南河县小河湾村。
来到南河县之后,道路两侧不仅一如两年前那样满满的尘土,而且道路还坑坑洼洼的。
姜凝月随便拦住了一个过路人问道:“老乡,我们是海州省电视台的随机问您几个问题。”
那人疑惑地打量了一下姜凝月,“什么问题?”
“这条路的污染多久了?”
“多久了?”
那人听后笑了起来,“得有十多年了吧?我记忆中这条路一直这样。”
“您觉得有影响吗?”
“肯定有啊!”
市民毫不犹豫的说道,“住在这种地方,肺里不都是粉尘了吗?现在还好,一到大风天就跟那个黄风岭一样,十米之外人畜不分。吸进嘴里的全是沙子,衣服都不能晾在外面,晾出来就白洗了。”
看来这位市民十分的愤慨,姜凝月微笑着点了点头。
接下来,这位市民又提供了一个新闻线索,“还有你看旁边这条路,是我们县的主干道之一。”
在市民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了旁边的道路,这条道路用铁板围上一半,也看不到里面在做什么。
“这是在干什么?”
“雨污水管改造。”
市民开口道,“从两三年前就开始了,这都多少年了?也不修、也不拆,就这么围着。这条路还不过分,你们去南三路,那条道才有趣呢!”
“怎么说?”
姜凝月好奇道。
“那条路最早是三年前的时候,挖开了,对外宣布是雨污水管分离。也就是2019年11月份挖开的,20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