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生8o从民办教师做起 第157节(1 / 3)

今天早上走的时候他要收我儿子为学生,还留下了一百块钱当路费呢……”

刘荣把之前和李可灼的事情说了一遍。

“真的假的?”刘能惊讶。

“我骗你干什么,你看,这是李老师给我留的名片,他说是名片,就是上面有李老师的名字和地址以及电话号码。”刘荣把李可灼送给他的名片拿给刘能看。

“我看看。”

刘能接过名片,然后朝名片上看去。

只见名片上写着李可灼三个字,下面是一串号码,以及通讯地址。

“难道真是李老师?”刘能的神色震惊。

“老弟,你说我要把我儿子送到李老师的学校去读书吗?”刘荣朝刘能问。

“去,当然要去,李老师可是被人民曰报评为一代名师的人,小杰能够跟着李老师读书肯定能考上大学,说不定咱们老刘家以后发达就要考小杰了。”刘能颇有一些羡慕的语气说。

ps:最近卡文,需要调整一下子。

------------

第214章 用意

就在刘荣刘能兄弟两讨论着李可灼的时候,此时的李可灼,已经骑车朝粤省韶关而去。

“李老师,你为什么给那家人那么多钱还收他们孩子当学生?”

中途休息的时候,周天远好奇的朝李可灼问。

“为什么?”

李可灼想了想,用深沉的语气问道:“周哥,你知道当一个地方人才扎堆,会有什么后果吗?”

“人才扎堆能有什么后果?”周天远不明所以。

听到周天远的话,李可灼想了想说道:“在明朝的时候,出现过很多地方党派,他们有浙党,楚党,齐党,宣党等等。

他们都因为是从一个地方升上来当官的,所以他们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排除异己,最后引发个明朝末年最恶劣的党争,这也让明朝三百年的基业就此终结……”

“这跟我们有关系吗?”周天远不解问。

“当然有关系。”李可灼说道:“因为我的存在,很可能会让咱们这边出现非常非常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很多人都会被国家分配到一些重要单位。”

“你想一下,当以后他们很多人都成为了有权有势的人,再加上又有同乡这一层关系在,这些人会不会拉帮结派呢?”

“这……我还是不懂。”周天远挠了挠头。

“你不懂没关系,你只要知道我不能只教咱们公社的学生,我需要在全国各地寻找学生就行了。”

“而且省里之所以帮我们扩建学校,也是不希望让更多的大学生都同出一乡。”

“下半年开学的时候,省里每年都会抽调两千多名高中生来小安乡中学读书,这也是防止我说的那种情况发生。”

“你想一下,如果小安乡中学每年有两千多考上大学的学生基本上全都是咱们龙凤城人的话,而全省每年的大学生名额却只有一万多个,咱们一个县城就占据了全省六七分之一的名额,那么其他一百二十多个县每个县又能分到几个名额呢,你觉得这样的情况还不严重吗?”

“这……”听到李可灼的话,周天远想了想说道:“这样一说确实很严重,这可能就像是分家的时候老汉偏心,把家产都分给老幺一样吧!”

听到周天远的话,李可灼呵呵一笑,他朝周天远说道:“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在明朝初期,因为南方自宋朝以来就文风鼎盛,所以南方读书人成绩都非常优秀,而北方因为战乱,所以北方读书人成绩很差。

在一次大考中,因为南方读书人实在是太强了,导致北方读书人一个都没有录取。”

“一开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怀疑是南方考官徇私舞弊,但是他亲自查看过北方读书人的答卷后却发现,北方读书人考的确实不怎么样。”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是朱元璋的话,你会怎么做呢?”李可灼朝周天远问。

“这,我不知道。”周天远摇头,他一个大老粗那里懂这个。

“朱元璋的做法很明智,他采取了南北双榜考试方式,也就是说南方读书人一个榜,北方读书人一个榜,每个榜录取同样多的人数。”

“这,这样一来对那些南方读书人岂不是很不公平?”周天远问。

“对于国家而言,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长期录取南方人,那么北方官员势必被南方官员排挤到没有任何地位,这样一来,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南北分裂。你觉得相比起考试公平和阻止国家分裂来说,哪个更为重要?”李可灼朝周天远问。

“那肯定是阻止国家分裂更重要。”周天远毫不犹豫说。

“道理就是这样的,如果咱们龙凤城出的大学生太多了,那就会让其他地方的学生没有出路,就像是明朝只录取南方读书人就会让北方读书人没有出路一样,长期以往必然受反噬。”

“所以省里才会从其他各县抽学生来咱们学校读书,才会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