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持着这个习惯。
“扯j8犊子。”薛涛轻轻地拍了方子业一下。
“对了子业,你等会儿开完医嘱后啊,就把所有患者的谈话签字系统里面,先建立一个骨折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术的模板。”
“吴主任对创伤外科的病种,并不十分感兴趣,他早上说他要去找一下黄医生,过来帮忙给科室里的病人做一下骨折的手法复位术。”
“能直接复位处理出院的,都直接处理完得了。”薛涛说话间,摸了摸鼻子。
看着方子业的笔记本,再看了看自己就一张看起来就屌丝的a4纸,有点害臊。
方子业的笔记本,估计病人出院一个月都还能找得到他以前的医嘱记录,但自己这个,明天还有没有笔记知道今天开了哪些医嘱,他都未必敢确认。
方子业这会儿正好开完了第二个病人的医嘱,核查完后,点击了提交。
转头才问:“涛哥,这吴主任去找的黄医生,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仙?一些本不该做手法复位的骨折,还能手法复位处理掉?”
手法复位与手术复位都是拥有各自的适应征的,而两者的适应征,其实一定情况下存在互补性。
一个患者的骨折类型,能不能通过手法复位解决,这是认知和操作双重层面的问题,但是,方子业的记忆中,似乎没有找到合适的病人,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术来处理。
如何评估,这与骨折的治疗原则有关。
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康复。
康复大同小异,每个人各有不同,最重要的点,就是复位和固定。
复位的形式,大体上就可以分为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这两者的适应征各不相同,一般而言,手法复位禁忌症的患者,必须采用手术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