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开始,导致很多地区平均气温大幅下降,比今天的气温低10c左右;此后气温不断波动,到距今12万年前再次持续变冷,一直延续了长达7万年左右才略有好转。
大冰期对于欧亚大陆上的古人类是一次巨大的灾难,很多古人类群体就此消失了。不过对非洲大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古人类来说,由于地处热带,充足的阳光维持了较高的气温,情况尚可。但是,降水仍然受到冰期的影响,这里出现了持续的大干旱。非洲东部原来的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逐渐变成了沙漠和干草原,只有东非海岸附近由于海洋气候带来湿润气流,干旱并不严重。
于是,人口越来越多的智人部落向更适合生存的东非海岸聚集,那里除了有自己熟悉的丛林和草原食物外,还有海洋中的食物。古人类学家在东非的厄立特里亚发现了距今十多万年前的大量废弃物,既有被猎获的犀牛和大象的遗骨,也包括很多贝壳,垃圾堆里还混杂着人类制作的各种石器。这些证据表明,现代智人曾在这里长期生活,并开发过海洋食物资源。
除了漫长的冰期外,某些突如其来的灾难也降临到了现代智人头上。从东非海岸线跨越浩渺的印度洋,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的苏门答腊岛北部有一个多巴湖,长100千米,宽30千米。它其实是休眠火山多巴火山的火山口,多巴火山历史上至少发生过三次大喷发,而第三次喷发就发生在距今7万多年前。那次多巴火山爆发也是近200万年里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大量的火山灰尘埃弥漫在大气层里,遮挡了太阳光,地球表面气温骤降,引发了一次全球性的巨大生态灾难。
科学家评估了这次灾难对当时全球古人类的影响。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在这次打击中基本上全军覆没,只有少量尼安德特人艰难地在高加索山区延续着种族之火。高加索山区曾经是最早走出非洲的直立人的家园,这次又庇护了尼安德特人,真是一块古人类宝地。生活在东亚的丹尼索瓦人也遭受重创,可能只剩下数百人退守在横断山区。至于老古董—直立人即使没有被之前漫长的大冰期扫除干净,在这次大灾难中也无法幸免于难了。
东非海岸边的现代智人也遭受了冲击,他们面临着何去何从的生存难题。对现代世界的移民来说,“哪里有面包,哪里就是祖国”。对聚集在东非海岸线的现代智人来说,哪里有食物,哪里就是故乡。
危机既代表着危难,也代表着机遇。大冰期和火山爆发固然带来了严寒环境,却也让全球海平面下降了许多,估计比今天的海平面下降了100米左右。这意味着把非洲大陆和亚洲大陆分开的红海变得狭窄了。这还意味着大陆和海岛的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亚洲大陆南部的波斯湾、印度坎贝湾、东南亚大小岛屿之间的海峡都变得狭窄了,许多小海峡甚至直接变成了陆地。
一条从东非海岸一直向东延伸的“海岸高速公路”展现在现代智人的眼前。在距今10万年前那次失败的西亚远征之后,现代智人在距今7万年前开启了第二次走出非洲之旅,这一次,他们能成功吗?
蒙戈湖位于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在距今1万年前就已经干涸了。但是,至少在距今2万年前,这里仍然水草丰美。1974年,澳大利亚考古学家在蒙戈湖发现了一件男性古人类化石,经鉴定属于现代智人。经过反复检测,他的生活年代被推到了距今45万年前。而且,在发现这件古人类化石的土壤层下面的沉积层中,还发现了一些人工制品,而那些沉积层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约6万年前。
这个年代数据震惊了考古学界,这说明蒙戈湖地区在距今6万—45万年前就有现代智人居住,这是非洲以外发现的现代智人化石中最古老的一个。考古学家在东南亚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找到的现代智人遗迹,都是距今4万多年前的。
人们立刻被一个问题难住了:从非洲东海岸到澳大利亚之间找到的现代智人,怎么会比澳大利亚的现代智人还年轻?
我们知道,澳大利亚大陆四周被海水包围,在几千万年之前这块大陆就不再与其他大陆有陆路相连了,动物群非常古老。所以,在这块大陆发现的古人类,必然是从其他大陆迁移过来的。可是考古学家在东南亚发现的现代智人,最古老的距今也只有4万年,而根据蒙戈湖人类化石分析,显然现代智人在距今约6万年前就到达了澳大利亚大陆。
难道现代智人从故乡非洲直接坐飞机来到了澳大利亚大陆?这当然是开玩笑,考古学家需要更合理的解释。他们通过研究各地原住民的基因寻找现代智人迁徙的线索。从基因分析看,在距今7万年前现代智人走出非洲的时刻,他们是从非洲的东北部海岸一带出发的。此外,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基因很复杂、很古老,和非洲黑人很接近,这说明他们的确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这些原住民很可能就是蒙戈湖那位古人类男性的后代。
在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的印度南部,考古学家发现,一些原住民的基因和澳大利亚原住民很相似。另外,印度洋安达曼岛上的原住民与非洲的布须曼人、俾格米人有许多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