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却硬是凭借着作品的硬实力挡下了舆论的批判声。
陶玉书真不知道是应该感到高兴,还是感到失落。
这天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她凝视着丈夫的侧脸。
感受到她的目光,正在看书的林朝阳转过了头。
“干嘛这么看着我?”
陶玉书紧紧的盯着他,眼神狐疑,“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
“料到什么?”
“装傻充愣!”
林朝阳越是如此表现,陶玉书心里越是怀疑,她语气中夹杂着几分倔强。
“就是那些骂你的文章,最近都没声音了。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高山下的花环》会火,新作品的影响力会彻底压制那些批评声?”
林朝阳哭笑不得,“你当我是诸葛亮?小说火不火,是读者们说了算的。之前他们骂了那么长时间,兴许是骂累了呢?”
“我才不信!”
自两人恋爱以来,陶玉书总是为他对抗外界的冷眼和流言蜚语,所以也就逐渐养成了将他挡在身前,独自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习惯。
如今,在不知不觉之间,林朝阳已经成长到了需要她仰视的地步,他所要面对的那些波澜也进化到了她以个人能力难以化解的程度。
林朝阳宠溺的将陶玉书搂在怀里,心里清楚的知道她的小别扭完全是来自于内心的那股失落感。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现在批判我的人也少了,别整天写了,好好歇一歇吧。”
“那不行!”陶玉书一下子从他怀里挣脱出来,“我还得赚稿费呢!”
“好啊你!”林朝阳一个饿虎扑食,“原来不是心疼我,就是想用我挣稿费!”
“啊,救命……”
翌日上班,传达室的谢师傅突然找到了林朝阳。
“朝阳,有人给你打电话。”
这年头大家要不是见面,要不是写信,靠打电话联系的情况很少,得是双方都有工作单位,且能用上单位的电话才行。
林朝阳并不惊讶有人给他打电话,之前他去人文社聊《小鞋子》的时候,李曙光特地让他留了个电话,说之后会电话联系。
林朝阳接了电话,果然是李曙光打来的。
他告诉林朝阳,《小鞋子》单行本的内容已经编辑完成,马上就开始征订,让林朝阳找人写个序,如果没有人脉的话,他可以帮忙联系一下。
“好,到时候我给你们送过去。”
习惯了后世的当日达、次日达,林朝阳很不习惯这个年代的邮政效率,所以大部分时间宁愿自己去送一趟。
李曙光说让林朝阳给《小鞋子》单行本找个人写个序,他虽然不混文坛,但找个人来写序还是不难的。
林朝阳第一个想到的是章德宁,她是《小鞋子》的责编,可惜就是没什么名气。
写序嘛,还是尽量找个名气大的,还得是找个跟文学沾边儿的,林朝阳想来想去想到了住在楼上的邻居。
“吴教授,抽烟!”
这天晚上,林朝阳正好碰上了在楼下抽烟的吴祖缃,给老同志递了根烟,聊了几句,他说道:“吴教授,有个小忙想请您帮一下。”
吴祖缃说道:“有什么老头子我能帮上的忙?”
“我写的那部《小鞋子》要出个单行本,出版社让我找人写个序。我初出茅庐,哪里认识那些文坛前辈?这不就求到您这了嘛。”
“哦。”吴祖缃点了点头,笑眯眯的说道:“这么快就要出书了?老陶找了个好女婿啊!”
“就是单行本,小册子而已,哪里算得上出书啊!”林朝阳谦虚道,然后他又问:“您看……”
“行。”吴祖缃痛快道。
林朝阳立刻高兴的说:“谢谢吴教授,感谢感谢……”
这个时候吴祖缃却拦住他,“别忙着谢,聊聊正事。”
嗯?什么正事?
林朝阳一脸茫然。
吴祖缃的手指在底下搓了搓,“伱看这个润笔费……”
还冲林朝阳挑了挑眉,你懂我意思吧?
林朝阳弄明白老同志的意思,顿时痛心疾首。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师也这么爱钱吗?
早知道就找老朱头儿了,人家嘴虽然毒一点,好歹不用他小金库出血啊!
“嗐!求您帮忙,哪能让您白干活啊!”他咬了咬牙,已经做好了小金库大出血的准备,“您说个数!”
吴祖缃没说话,伸手叨住林朝阳的烟盒,“这烟可不错。”
“送您了。”
吴祖缃笑骂道:“你小子真好意思,半盒烟也好意思拿出来送人?”
“那……送您一条。您不知道,我一个月的零花钱那都是有数的。”林朝阳开始哭穷。
“行吧。”吴祖缃勉为其难的答应,又叮嘱道:“烟先存你那,隔两天给我送一包。”
林朝阳立刻就明白了,这是在家里被人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