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临安不夜侯 第1216节(2 / 2)

看了眼外边衣甲鲜明、持枪而立的禁军士兵,喟然长叹道:“诸公,我大宋……未来会怎样?”

众宰执无一人能回答。

晋王府被围住了。

晋王府被围住的第一时间,府中下人便把消息飞快地报了进去。

当赵璩知道率兵包围晋王府的是李君成,辛弃疾从北边带回来的一员猛将时,他就意识到了什么。

李君成下马,向墙头上的赵璩下拜,声称是受杨丞相之命,保护晋王府安全。

赵璩踩着梯子,登上墙头看了看,便吩咐府中人:“稍安勿躁,静候消息。”

直到当天傍晚,才来了一个人。

来人是宫里的一个宦官,面无表情地向他宣布了太皇太后和皇帝、右相,破获了涉及诸多官员的一桩复辟大案。

赵璩当然不信,赵愭那小子才称帝多久,根本还没建立起自己的根基,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老臣,为了帮他复辟,不惜抛却头颅?

不过,在宫里人传旨之后,李君成就带人撤了。

晋王府的人试探了一下,确实可以自由出入,无人阻止、无人盘问。

也就是这时,赵璩才想起,那个带兵来的李君成,对他说的是奉丞相之命。

丞相和宰相,一字之差,意义却大有不同。

虽然还不知道朝廷上具体发生了什么,但赵璩这时却已隐隐猜到了结果。

他这才明白,杨沅为何没有亲自来见他。

此情此景,两人只能相顾无言吧?

三天后,局势终于彻底明朗。

涉及复辟案的一众官员俱都判了绞刑,这其中囊括了一些宰执和六部中一些尚书和侍郎。

皇帝下旨,由二大王赵恺监国共治,并拜杨沅为丞相。

杨沅不仅是独相了,而是丞相。

独相也可以是有好几个宰相的位置,但都空缺着,只有一个宰相在任上。

而现在,杨沅是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丞相。

如陈维清、马重远、乔贞这几位宰执,全部做了实缺的尚书。

中间不设参知政事,也不再设立第二位宰相。

权力的最高架构,就是皇帝,庆王和丞相。

其下便是六部,直接对丞相负责。

接着,丞相杨沅便上书天子,为判了绞刑的众复辟官乞命。

天子又下了一道赦书,将陈康伯、张浚、赵密、陈俊卿还有一些尚书、侍郎由绞刑改为罢黜为民。

唯有首恶黄侍郎,皇帝坚决不肯宽赦,依旧判处绞刑。

那些被罢黜为民的,虽然在地方上依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

但是和告老还乡,那待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在地方上不可能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

至此,赵构朝时的老臣,尤其是北宋时候考中进士的老臣,已经从朝堂上一扫而空。

由上而下的整个官僚体系的大洗牌,还将持续下去。

恐怕没有个一年半载,不会彻底安定下来。

而朝廷中枢的官僚队伍,则多样化、年轻化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