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临安不夜侯 第1169节(2 / 2)

一个大权独揽的权臣。

因为,除了赵璩这种奇葩,没有一个帝王能容忍干过清君侧的臣子在身边。

哪怕这个帝王,就是这个臣子一手捧上去的。

沉默良久,杨沅缓缓抬头:“晋王之外,臣以为,恭王可为天子。”

吴氏听了有些诧异。

赵愭有两个弟弟,二弟庆王赵恺,三弟恭王赵惇。

老二老三两人只相差一岁,都还未及冠。

按道理,赵愭如果禅位,二弟庆王就该顺势补上,为何是老三恭王?

如果说是年纪小好把控,可他们兄弟俩只差一岁,这年龄问题,实在算不得考量的一个理由。

不过,这三个孙子,在吴氏眼里也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她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她虽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胆魄见识远非寻常女子可比,但终究不曾经历过朝堂博弈。

所以一时间,她并没有悟透杨沅越过庆王而选中恭王的用意。

两下里商议已定,吴氏便道:“卿之所言,本宫深以为然。国难识忠臣,大宋社稷,还要有赖杨卿扶保!”

杨沅长揖:“臣定尽忠职守!”

二人这厢商议已毕,便回到正殿。

吴幼瑶叫两个太监扶住赵璩,以推宫过血的手法配合内家心法,帮助赵璩逼出了体内毒素。

赵璩虽然依旧昏迷不醒,但是原本蜡黄的脸色已经缓和了许多,气息也较之前平稳。

赵愭眼见叔父竟然被救活过来,心里很慌。

他不知道,当赵璩苏醒之后,他该如何面对。

至于他对叔父下毒一事,他心中虽然紧张,倒不是很怕。

毕竟他是天子,这就是最大的免罪金牌。

杨沅不也说了么,他要“清君侧”。

杨沅终究是不敢把自己怎么样的。

否则,杨沅就是乱臣贼子。

大宋绵延至今,正统观念还是深入民心的。

杨沅若不想千夫所指、万民反对,能奈他何?

赵愭却不知,方才太皇太后已经和杨沅一番密议,决定了这个帝国未来的掌持者将不再是他。

吴氏从偏殿出来,冷冷看了赵愭一眼,吩咐道:“把皇帝扶到侧殿歇息。”

殿上太监顿时一怔。

赵愭慌了:“祖母,为何要让朕去偏殿?”

吴氏不理他,沉声道:“还不从命!”

赵愭惊惧地站前一步,色厉内荏地道:“朕是皇帝,普天之下,朕最大!谁敢违拗朕的旨意?”

赵愭向杨沅一指,怒喝道:“是你,一定是你谗言于太皇太后,来人,把他给我拿下!”

杨沅摆摆手,重述了吴氏的话:“把皇帝扶到侧殿休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