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若锦眼明脚快再次避到一边,光天化日之下,难道兵马司的人就不管管?
“大哥,这里有三个巷子口,咱们进哪个追啊!”几人站在纵横交错的巷子口犯愁。
西桥巷这一带,如果不是住久了,就跟走迷宫一样,初到之人没人领路,会跟鬼打墙一般找不到出口。
五个人就算兵分三路,怕也够怆的,六岁的苏若锦没管闲事,甚至对几个陌生人警惕的很,快拔小腿赶紧去打酱油。
冬日寒冷,没到午后阳光最暖时,平时杂货铺子前没什么人,今天却围满了人,三个一群,五个一窝,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苏若锦把小罐子放到柜台上:“老板,打十文酱油。”
老板双眼一直望着远处巷口,显的心事重重,像是没听到有人要打酱油,苏若锦不得不再次提醒,“老板……”根本没心思做生意。
苏若锦只好一边耐心的等她反应过来,一边坚起耳朵听八卦,没一会儿就听了个七七八八。
原来刚才逃跑的母女是北边来的,家里男人死了,族人不仅抢占家财,还要把娘俩卖了分银子,娘俩逃到京城来找开杂货铺的远房表姐,表姐可怜表妹,便把娘俩安顿住在家里,谁知表姐的婆婆容不下表妹母子,悄悄把娘俩的消息送回了表妹夫家,这不,族人过来逮人了。
容不下让别人走就是了,怎么还把人往火坑里推呢?这人心到底是什么做的呀!
苏若锦摇摇头,拎起小坛子往回走。
进桂花巷时,那几个族人正站在巡街的兵马司人面前,低头哈腰极其谄媚,叽哩呱啦,不用想也知道在说什么。
苏若锦深深叹口气,耷着小脑袋进了巷子回家。
苏言礼是个文人,家里有很多书,书同叔又经常被苏若锦忽悠把市面上的八卦带回来,所以她知道,在类宋的大胤朝,族人吃绝户是被默认的,认为这是家族财产,寡妇与将来要嫁人的女儿是没有权力享用的。
正常情况下,明面上族人可以占家产,但没有权力把寡女卖了,寡妇可以再嫁,但实际上,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古代,族人一旦抓住一个绝户,怎么可能轻易放走寡女,会想各种办法把人卖了瓜分银子。
简直丑陋之极。
苏若锦心情低沉的回到家里,先到娘卧房门口听了听,里面静悄悄的,母子二人大概睡着了。又到了书房,苏大郎正领着苏三郎玩九连环,二人看到她回来,连忙迎上来。
“我要去准备午饭了,你们去不去?”天气冷,书同出去采买一次够吃三四天。
灶膛有火,厨房暖和,苏家二兄弟连忙跟上苏若锦。
今天中午吃什么,苏若锦已经想好了,清炒绿豆芽、煎豆腐、菘菜(大白菜)炖肉、猪肚煲鸡汤,三菜一汤,有荤有素,营养丰富。
先做最费火候的猪肚煲鸡汤,这是广东客家名菜之一。
食材准备有鸡、猪肚、枸杞等,要是有人参就更好了,可惜以苏家目前的情况还买不起人参,苏若锦只能多放红枣了,盐糖葱姜蒜料酒这些是必备的。
一切食材都准备好后,拿出昨天晚上董妈妈已经处理好的猪肚与鸡,先把猪肚放入锅中开大火煮开,烫好的猪肚捞出,然后将鸡块塞入猪肚中,同时加入葱姜蒜,然后用牙签将口子扎起来放入锅中开小火慢炖,同时加入盐、糖、料酒等调味,再放入红枣、枸杞一起炖。
第17章 被算计了
大约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炖好了,吃的时候再把猪肚切开,里面的鸡肉香嫩又劲道,美味极了。
猪肚煲鸡汤不仅好喝,营养还特别丰富,尤其是对于体弱气虚胃寒脾弱的人滋补效果特别好,当然更适合产妇食用。
灶膛里的火旺的让锅里的汤一直咕嘟咕嘟响个不停,热气透过锅盖飘在空气中,香气扑人,苏三郎小嘴吧唧吧唧,馋涎水都忍不住流了出来。
小馋猫一只。
苏若锦一边往小汤罐里盛汤,一边笑眯眯的对苏三郎道,“想吃,是吧!”
“姐姐……”苏三郎惯会撒娇,一听就明白有吃的了,连忙拔拉小腿紧紧的抱住站在小凳上盛汤的姐姐,“我要吃,我要吃……”
小家伙抱住还不得劲,还摇苏若锦,吓得她赶紧叫苏大郎,“大哥,赶紧把阿甘拉走,烫到他可不得了。”
苏大郎已经过来了,轻轻的掰开弟弟的双手,“别急,阿锦会给你吃的。”
“我现在就要吃。”
小家伙不肯,还是紧缠苏若锦,没得办法,她只好夹了一块鸡肝,软绵好咬,吹了吹送到他嘴里,熊孩子这才称心如意欢欢喜喜的离她远点。
书同与董妈妈没回来之前,苏若锦会先把炖好的汤给程迎珍端一碗去,就着油条或是小笼包子让她先吃一餐,也用小碗给苏家兄弟一人来一小碗,让他们也尝尝鲜、解解馋。
程迎珍的月子不仅她坐的红润,连苏家兄弟二人也白嫩了很多。
苏家主卧,火笼烧的正旺,房间内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