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53章(1 / 2)

电影的狂潮带动的还不仅仅是院线的火爆。

在民间再度引爆了“李舜臣”效应,所有与李舜臣相关的周边,如传记小说、龟船玩具等等成为了零售界的新宠儿,早有准备的新村集团商场里光是卖这些周边都赚得盆满钵满。与李舜臣有关的文物成为热门景点,大唐影视城里和李舜臣相关的建筑、船坞和战船模型成为每日游客最多的地方。一部电影再度形成了社会文化现象,这种事即使在电影文化影响极重的韩国也不多见。

换句话说,这部从筹拍到拍摄到后期到审核的所有过程唐谨言都几乎没关注过的、除了批款之外完全不知道进度的电影,红了,红上天了……

在cj院线的统计里,《鸣梁海战》观影人次几乎没有回落的时候,那曲线一路飙涨,眼见就要破千万了。

韩国本土票房破千万的电影才几部?迄今为止最高纪录还是《阿凡达》的1362万呢!从这个曲线看,《鸣梁海战》突破1500万好像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还要继续涨!

要破纪录了?而且还要甩开纪录几百万?唐谨言都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有气运的,这特么的突如其来的大获成功连个心理准备都没有哇……自己在看电影的时候还各种不满意来着……

而且这效益……怪不得人们都说搞娱乐是最来钱的,光看这一部电影的效益,就够他新村娱乐吃三年了。

还是得感谢总统大人推了一把。唐谨言揉着脑袋,给朴槿惠拨了个电话:“感谢总统大人亲自广告……”

“各取所需。”朴槿惠笑眯眯的:“下一部电影有想法了么?”

“趁着《鸣梁海战》的火爆,搞个姐妹篇。”

“姐妹篇?”

“嗯,《露梁海战》。”

朴槿惠沉默下去,似是在分析搞一部以中国人功劳为主的电影利弊如何,想了一阵不好得出判断,便淡淡地装了个逼:“相信对一些事情你有分寸。”

唐谨言笑了笑:“我有分寸。”

第五百五十七章 延迟了的演唱会

唐谨言的分寸就是找上了李允琳。

虽然他和李允琳两人对影视行业都属外行,对市场更没什么研究可言,但对于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的掌握,李允琳明显能够碾压那帮搞影视的专才们一条街。

“《露梁海战》……”李允琳缩在宽大的办公桌背后,伸着一只手指支着脸蛋,偏着脑袋看他:“你又犯病了啊……”

唐谨言失笑:“什么叫犯病了?”

“就如你一直坚持你是个中国人一样的病呗,或者像是在高阳搞纪念碑,明知道这对你并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可就是吃力不讨好的去做。”

唐谨言一屁股坐到沙发上,自顾自泡茶:“我这不是来征求你的意见了嘛……”

李允琳离座而起,款款走到他身边:“与其说是来征求意见,还不如说是想要寻求支持呢……”

唐谨言伸手揽着她的腰,把她拥坐在腿上:“就当是来寻求支持的吧,从你这里一定找得到。”

李允琳似幽似怨地说着:“我也就这点用了。找人过节可不会找到我头上。”

其实这些月来,唐谨言也时常会在李允琳那里过夜,平日在公司交流更多,虽说没有更进一步,但也不像以前那样总是任她一个人孤独。只是说到节日……终究分身乏术。

唐谨言低声道:“今年春节,我会再去拜访一下你父亲。说不定可以说开一些事情。”

李允琳怔了怔:“不怕又是自取其辱?”

唐谨言道:“如果2013年韩国福布斯富豪榜第十六位的人物上门拜年,还是只能得到冷言冷语的话,李健熙这点待人接物的水准也不配做财团老大的位置了。无论心里怎么想,他面上总是该笑脸相迎的。”

新一期的福布斯富豪榜出炉,唐谨言不出所料地大踏步前进,直达第十六位,这在韩国已经是顶尖之列,对于他的年纪更是绝无仅有。如果不是因为背后有着往昔的奇特渊源,按照一个正常资格去提亲,说不定李健熙都大喜过望地点头了。就算是他们这样的特殊渊源,应该也是能平等交流,达成一些过得去的协议。

李允琳愣了很久,好像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曾经觉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任务,可伴随着他一路行来,不知不觉间抬起头看看,距离实现目标的那一天似乎已经近在咫尺。

快得让人缓不过神来,可是……为什么还是觉得已经晚了?

她抽了抽鼻子,压住有些颤抖的声音,低声回到了他所需的话题:“关于露梁海战,是能拍的。”说完这句,她似是又找回了作为他参谋的感觉,声音愈发平稳:“《鸣梁海战》可以预见的在中国市场必然遭遇滑铁卢,这是典型的水土不服,和影片质量无关。在这个前提下,拍一部奔着中国市场的电影,也有利于我们打开中国市场,这是其一。”

“第二,趁着朴槿惠的中国建交策略还没变化,中韩合作主题还是属于政治正确,再迟的话可就难说了。万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