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267节(1 / 2)

将饭盒里的饭菜吃干净,又与对方闲聊了一会儿,便带着坐不住的吴玉琢告辞了。

孙玉书权衡过后,还是在次日上班的时候,将滨江第一食品厂也在争取生产线的消息,汇报给了赵局。

“他们申请番茄沙司生产线?什么时候的事?”

“不清楚,我也是刚得知的。”

“我记得他们省里刚分到一条汽水生产线吧?部里怎么可能再给他们番茄沙司生产线?”赵副局长摆手说,“这事不可能,不用理会。”

孙玉书说:“我今早打听了一下滨江第一食品厂的情况,他们厂的产品名录里有番茄罐头,每年都有生产任务,番茄的原料供应不成问题。而且这家食品厂的罐头产量很大,占了全省罐头产量的一半以上。但是,他们厂的罐头车间在今年初被烧毁过,不剩什么设备了。现在省工业厅正在全力支持他们重建恢复生产。”

赵副局长仍是摇头:“不可能,怎么会把两条生产线全给滨江?他们省里也不可能通过这样的申请!”

好处没有被一家占尽的。

全国这么多省市,哪里不需要新设备?凭什么好东西全放到滨江去?

他们省厅的领导也不会同意下属企业这样胡闹的。

孙玉书踌躇道:“我昨天刚见过他们厂的副厂长,听那位副厂长的意思,他们的申请早就提交给轻工业部了。”

这种申请都是通过各省市工业主管部门把关的。

既然能递到轻工业部,那肯定是他们省厅已经同意了。

赵副局长皱眉想了想,拿起听筒给北京拨了一通长途电话。

她内心坚信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然而,电话里的熟人却说:“滨江那边确实提交了一份申请,他们那个厂长亲自跑来北京,把申请交到了部里。他这两天一直在部委门口站岗,邀请部里派考察组去滨江考察生产环境。”

赵副局长不可思议道:“滨江那边怎么想的?”

刚拿到进口汽水生产线,他们哪来的底气申请进口番茄沙司生产线?

这脸皮可太厚了!

“部里不能任由他们胡闹吧?”

“咳咳,毕竟是基层来的同志嘛。”

滨江那边,但凡换个副厅长过来,都能被部领导训斥一顿。

可是吧,来递交申请的是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厂长。

虽是副处级干部,但是到了北京就算是基层来的同志。

对厅长和对基层同志,那处理办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尤其这个牛厂长年纪不小了,衣着朴素,头发半白。

你可以说他贪心不足,想多吃多占,但不能急赤白脸地批评人家,撵人家回去。

毕竟他亲自跑来北京递交申请,跟部里讨设备,是为了工作,完全出于公心。

大热天在部委门口站岗,也算是一心为人民服务了。

赵副局长仍然觉得滨江那个厂长在胡闹,部里将生产线给谁都不会给滨江。

唯一的变数是,他们那个厂失火过,而且担负着全省大半的罐头生产任务。

可能会得到几张同情票。

她放下电话,对秘书说:“你跟义民二厂的罗健民介绍一下最新情况,要怎么办,让他自己决定。”

人家的厂长能去部委门口站岗,厅长副厅长全都不用出面。

罗健民总得拿出一个态度来吧?

城市的另一边,叶满枝已经带着吴玉琢去出版社完成了打卡。

《十万个为什么》的主编同志,在吴玉琢带来那本书的扉页上签了名。

还写下一段希望她顺利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寄语。

叶满枝帮她跟编辑组的几名同志拍了一张合影,就算是完成了她这次的学习任务。

吴玉琢捧着主编爷爷送给她的图画书,挺高兴地问:“妈妈,咱俩今天去哪啊?”

“先回宾馆吧,等爸爸回来,一起去夜游黄浦江。”

吴峥嵘是来出差的,工作安排很紧凑。

她俩都是白天自由活动,晚上与吴峥嵘汇合。

但吴峥嵘的时间安排没准儿,夜游黄浦江的计划已经做了好几天,全因为吴峥嵘晚归而搁浅了。

今晚的情况也差不多,吴峥嵘一直不见踪影。

等到七点半的时候,前台服务员喊她去一楼接电话。

叶满枝以为是吴峥嵘打来的电话,心说看来今天未必能回来了。

结果她接起听筒,对面却传来了孙玉书的声音。

孙玉书问她,是否愿意去义民食品二厂参观。

叶满枝没啥不愿意的,她就等着跟人家见面呢。

当即便笑着答应下来。

……

“成败在此一举了,”叶满枝在夜里偷偷跟吴大博士嘀咕,“这条生产线能否拿下,全看我明天的表现。”

“那你得好好打磨一下演技。”吴峥嵘笑道,“能在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