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171节(2 / 3)

里,我想批评一下生产计划科的工作,”石磊没看任何人,目不斜视地说,“咱们厂已经开工两个月了,但生产计划科至今没有做好年度和季度的生产计划工作,除了订货卡片和每周临时的生产计划,我还没收到生产循环期指示图,也没有年度季度产品出产计划进度表,主要零件车间之间的衔接计划进度表也没见到……”

说到这里,他终于瞅了一眼叶满枝,图穷匕见道:“不知是叶满枝同学刚上大一,知识储备不足,还是因为她怀有身孕,精力跟不上厂里的工作进度。”

话落,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和同学们的视线都落在叶满枝身上。

苗主任轻咳一声说:“既然石副厂长提到了计划科的问题,那咱们有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叶科长,你有什么想说的?可以提前发言。”

叶满枝起身说:“石副厂长所提到的问题全部属实,这些都是生产计划科存在的问题。”

众人:“……”

好干脆就承认了,难道都不狡辩一下吗?

叶满枝当然要狡辩一下的。

“但我也希望厂里能正视生产计划科的实际情况,生产计划科要负责订货管理,安排年度季度生产任务,控制车间之间的生产步调,还要进行核算统计。全厂的计划工作,目前只有我带着我的一个舍友在做,别说我是孕妇,哪怕换了苗主任亲自来当这个科长,也不可能在学习之余,完成一个工厂的生产计划。”

苗主任看向几位厂长,“为什么不给计划科增加人手?”

马洪亮说:“学校要求学生尽量参加体力劳动,系办工厂的干部编制不宜过多,所以经过厂里研究决定,留给每个科室的编制都是两人。”

“其他科室的工作都完成得很好,但生产计划科的进度太慢了。”石磊接着补充。

叶满枝呵呵:“工厂刚开工不久,连回款都没见到,除了我们生产计划科和车间忙得团团转,你看哪个科室的人员来厂里坐过班?”

“咱们申请得晚了,厂里的产品并没有被纳入国家计划,咱们机械厂又属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既要随时接受订货,又要做好复杂的生产准备工作,所以年度、季度计划并不好做。”

“也许像石副厂长所说,我是大一的学生,知识储备不如大三的充足,但也请大家明确一点,咱们的系办工厂是三结合基地,是让学生学习、劳动和搞科研的地方。既然是学习的地方,就应该给大家成长时间。毕竟车间里那些工作也有人磕磕绊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生产熟手,一上来就什么都会。”

罗老师认可地颔首:“叶满枝刚刚提到的这一点,我是比较认同的,咱们车间里的那些学生,对产品生产也不是很熟练,每天的废品率都居高不下,大家都需要时间学习。”

“另外,我还想跟委员会提个建议,”叶满枝也学着人家那副目不斜视的样子,“咱们的工厂有教学任务,生产安排要与教学任务结合起来,但咱们如今的情况是,教学由系里领导,生产由厂长和车间主任安排,这样很难统筹规划。尤其咱们三个年级的课程时间存在冲突,偶尔有老师还要调课、加课。主抓生产的副厂长,不能在第一时间收到课程调整通知,导致车间里经常出现几个班级撞车的情况。所以,我提议,请系里认真考虑一元化管理的可能,厂长或生产副厂长,以及车间主任,应该由系主任或教师兼任……”

众人:“……”

大家又把目光从叶满枝身上,转移到了厂长马洪亮、生产副厂长石磊身上。

要是真的让系主任或老师兼任厂长、副厂长,那他俩岂不是要被撸了?

第104章

叶满枝的发言结束后, 会议室里沉寂了很长时间。

大家喝水的喝水,做笔记的做笔记,暂时无人接话。

她这个问题提得挺不客气, 搞不好就要把厂长和生产副厂长全都拿下了。

学生之间很少遇见这种真刀明枪,火花四溅的情况。

但她提的问题, 又是真实存在的。

工厂开工两个月, 生产安排与教学任务确实结合得不太好。

在场的师生都有切身体会。

尤其是几位技术课老师, 对此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技术课虽然注重实践, 但也不是每堂课都要下车间的。有时在教室里讲理论,有时在车间现场教学, 具体安排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灵活掌握。

如果厂里有个教师坐镇, 大家只需要每天早上在教研组会上提一嘴教学安排, 就能合理分配车间的使用权了。

可是系主任想锻炼学生, 系办工厂的所有重要职务都由学生把控。

双方对接不及时,难免耽误教学进度。

动力学的许老师不理会学生之间的暗流涌动, 既然已经有人点出了问题, 他当然要趁机提一提。

“教学撞车的情况发生不止一次了, 几乎每个礼拜都要上演一出抢车间的戏码。抢到了还好, 抢不到的班级就要原路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