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965节(1 / 3)

张放说道:“陛下,赵楷经常在醉酒之后,说一些大不敬的疯话,被开封府抓进大牢关了好几回。如今又把富庶安乐的开封,画得这般鬼气森森,必然是心怀怨怼在诅咒大明!”

朱铭说道:“不必小题大做。我煌煌大明,难道容不下一个失魂之人?只要他不作奸犯科,便没有惩治的必要。你花了多少钱买画?”

“二百贯。”张放回答。

朱铭说道:“去领取三百贯钱,这幅画就当我买下了,送去翰林画院让画师们开开眼。”

张放不是来告状的,也不是来赚钱的,他就想见一见皇帝,让皇帝记住自己这号人而已。

既然皇帝都说无所谓,张放也不再讲坏话,乐呵呵的领钱离开皇宫。

次日,翰林画院。

一大群御用画师,围着《艮岳》啧啧称奇。

他们才不管什么鬼气森森,只研究赵楷使用的那些技法。

马贲(马远的曾祖父)指着开封城内建筑说:“此人的画法愈发离经叛道了,但泼墨与枯笔结合得妙至颠毫。用太上皇的原话来讲,就是空间感和层次感。反正我做不到,恐得再练十年。”

张择端连连摇头:“我一辈子也学不来,完全就是两个路子。”

张择端属于正统写实派,擅长工笔画,同时又融合一些小写意技法。

赵楷这种风格,是在明代才成熟且流行的大写意。唐宋五代也有此类风格,但没有形成流派,也没有出现大画家。

其实赵楷这幅画也不成熟,处于继往开来的探索阶段,但足以带给翰林画师们巨大的冲击。

在写实派占绝对主流的当下,突然弄出一副大写意,而且把开封城画成鬼蜮,没点精神病还真搞不出来!

写实派讲究规矩和师承,这幅画如果换成正常人来创作,估计还要受到他们的集体打压。

但谁愿跟一个精神病人计较?

他们只觉得有趣,围着《艮岳》反复研究,渐渐有人拿来纸笔开始模仿。

就连张择端也在研究模仿,想搞清楚赵楷是咋画出来的。

大写意画派,估计会提前几百年兴起。

而精神病人赵楷,此刻还在开封街头睡大觉,等钱用完了再画一副出来。

第982章 怂货的立功机会

柳瑊终究是老迈了,尤其是连年灾害与征讨西夏,事务繁忙让他的身体有点扛不住。

征夏结束,他就开始请辞,一直拖到秋天。

现在全国灾情缓解,柳瑊与赵佺双双退休,一下子就走了两位阁臣。

全新的内阁成员名单如下:李含章、钱琛、张镗、方孟卿、孟昭、陈东、梁异。

只有方孟卿不是从龙“老人”,混在内阁显得有些突兀。

当时朱铭亲自带兵驻守襄阳,方孟卿是唯一积极练兵“剿朱贼”的宋臣。谁知李宝率军杀到淮南的时候,逃跑途中的宋徽宗瞎鸡儿指挥,把方孟卿辛苦练出的军队葬送大半,而且还不顾前线将士继续南逃。

一怒之下,方孟卿就叛宋投贼了。

结果李宝急着杀去京城,把俘虏的官兵全扔给他。方孟卿带着这些杂牌部队,竟然攻占半个淮南地区,就此在大明新朝扶摇直上。

贼他妈离谱!

内阁变动,秦桧也跟着升官了。

品级不变,但从工部尚书转为户部尚书,并且还加了“特进”与“太子少保”。

主要是这些年大搞基建,秦桧身为工部尚书,积累了太多大大小小的政绩。就连黄河治理工程,秦桧虽然没有怎么沾手,但也有一份功劳算在他头上。

“恩师,此乃赵楷精品《老鸹图》。”一个中年官员奉上画轴。

秦桧展开端详许久,点头赞许道:“赵疯子的画技,越来越精湛诡谲了。”

中年官员叫杨愿,苏州人。

秦桧在前宋做太学正的时候,杨愿恰好是当时的太学生。当时两人没啥交情可言,但随着秦桧在大明新朝高升,杨愿就以学生的身份跑来攀附。

说实话,秦桧看不起这个家伙,因为杨愿什么能力都没有,就连公文都写得佶屈聱牙不知所谓。

但杨愿太会来事儿了,拍马屁的功夫炉火纯青,把秦桧这种级别的都拍得飘飘欲仙!

历史上,秦桧只是厌烦此人,将其打发去做地方官,结果杨愿自己把自己吓死。

不但没能力,还胆小如鼠。

秦桧把赵楷的《老鸹图》放下,端坐在交椅上问:“说吧,又有什么事?”

杨愿叹息道:“不敢隐瞒恩师,弟子是丁忧结束回京的,昨日去吏部报了一个到。吏部说弟子以往的政绩不佳,须留在京城慢慢候缺,不知恩师能否提携一二。”

秦桧好笑道:“我是户部尚书,怎能管吏部的事?你这厮着实无用,好歹也过了前宋太学舍试,怎连州里的一個小官都做不好?”

“是衙里的属吏不听话,盘根错节指挥不动啊。”杨愿抱怨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