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9o7节(2 / 3)

安!”萧查剌阿不端正作揖,口音是非常标准的北地汉语。

朱铭微笑道:“也请代我问大石林牙安。赐座。”

马扩就坐在旁边,拱手道:“萧兄,好久不见。”

萧查剌阿不拱手回礼,颇为高兴说:“一别数年,今日得见故人,实在是平生之大喜事。”

两人在那儿叙旧一番,朱铭也时不时客套几句。

待萧查剌阿不喝了几盏酒,朱铭问道:“听说耶律大石建了一个西辽国?”

“是大辽国西迁!”萧查剌阿不纠正道。

朱铭也不争辩,笑着举杯:“英雄无论在哪里都是英雄,朕在洛阳遥敬耶律大石一杯。”

“我代吾主,多谢陛下美意!”萧查剌阿不笑容满面,对朱铭观感极佳,觉得这位大明皇帝是真正的英主。

又喝一杯,朱铭问道:“求取高僧与佛经,这个我能理解。耶律大石为何要求取儒士和儒经?”

萧查剌阿不有一套说辞,那是耶律大石教他的:“陛下,不论是大辽还是大明,甚至还有之前的宋国,我们都属于炎黄族裔。可那西域却不同,非我族裔,其心必异啊。我大辽皇帝陛下,刚刚占领黑汗国的时候,还想着各族各教能够和平共处。可那里的教派实在顽固不化,必须要用儒家经典去长久教化。”

朱铭突然就想明白了,耶律大石为何允许大明商贾通行无阻。

这是为了增加西辽境内的汉人数量,吸引更多汉人商贾去西辽定居。

萧查剌阿不继续说道:“我国陛下,打算提拔更多儒生做官。还要让儒生教化当地百姓,让西域之人也读圣贤书。”

朱铭对此并不反对,甚至还要积极支持。

朱铭说道:“正经的儒生,恐怕不愿前往西域。但大明境内多的是高僧,他们肯定愿意弘扬佛法。这些高僧当中,有许多人兼修儒经,可让他们带着圣贤之书去教化异族。”

“这样亦可,”萧查剌阿不高兴道,“精通儒学的高僧,多多益善。只要他们到了大辽,必定优待有加。还会选一批异族孤儿,留在他们身边做学生。这些异族孤儿,便是教化之始,以后会越来越多。”

第927章 耶律大石再度扩张

以当时的社会影响力而论,宋代佛教以禅宗和天台宗为主,剩下的皆可归类为“其他宗派”。

禅宗除了跟儒家走得近之外,还发展得非常世俗化,把修行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他们可以跟士人谈玄论道,也擅长跟老百姓讲一些小故事。

其他宗派之所以衰落,主要源于唐末灭佛和五代战乱。

连自家的佛经都找不齐,哪里还能振兴得起来?

天台宗的中兴,源于吴越王钱俶时期。他派人从高丽和日本寻求佛经,弄到天台宗的经书五百余卷。

如果只是这样,那么天台宗也就在吴越一带兴盛。

此派真正的大兴,反而源于内部分裂。

那几百部从海外寻回的佛经,一些是残缺的,一些被修改过,甚至还有来历不明的伪经。

围绕着佛经里的争议,天台宗的旁支四明系,向天台宗正统钱塘系发起论战。最终,旁支赢得论战变成正统,而正统则被斥为异端。

这还没完,刚刚变成正统的四明系,再度分裂展开激烈论战。

足足论战八十年,这就是佛门的山家、山外之争!

佛教的其他宗派,在日常吃瓜的同时,也对天台宗有了更多了解。他们悄悄吸收天台宗的理论,甚至有一些干脆并入天台宗。

……

秋天,山东那颗佛牙,已经被请回开封。

两颗佛牙在二京汇聚,迅速吸引来全国高僧。各宗派的高僧参拜佛牙,并且举行各种佛会,大家轮流给信徒们讲经。

讲着讲着,就开始辩论。

禅宗和天台宗互相争辩,他们各自内部也在争辩。

禅宗有五家七宗各种流派,天台宗有山家、山外各派。他们自己就在闹内讧,根本无法一致对外。

佛门其他宗派,天天坐在旁边看热闹。

华严宗勉强能参与一下,这个宗派是北宋中期复兴的。有一位叫净源的高僧云游全国,搜集、整理、注解华严宗经书,让华严宗成为宋代佛门第三大宗。

华严宗吸收了禅宗法门,又跟天台宗交流频繁。

目前,佛教辩经大会的中心,已经彻底转移到开封大相国寺。

那里的地盘足够大,僧舍数量也足够多。

这一日,轮到天台宗内斗,除了各派高僧做观众,还有无数善男信女跑来聆听。

山家派高僧侃侃而谈,跟后山外派高僧辩得难分难解。

前者属于正统,得到北宋朝廷的大力支持。

后者更加世俗化,并吸纳了大量禅宗理论,甚至是吸纳了儒道两派思想。

就在争辩到最激烈的时候,从洛阳而来的皇帝行人,带着一群僧录司官吏来到相国寺。

辩论会戛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