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又问:“耶律大石知道金兵去年大败了?”
马扩回答:“正是得到消息,才派使者随臣等回来。耶律大石说,他接下来一两年,会率部攻打临潢府,收复辽国的上京(巴林左旗)故地。他希望太子殿下尽早提兵北伐,南北两面夹击金人。覆灭金国之后,幽云十六州归属大明,漠南漠北草原归属辽国,从此两国永结兄弟之好。”
“他倒尽想些美事。”朱铭莞尔一笑。
马扩说道:“耶律大石此言,应该是发自真心。他听闻金兵大败,已猜得王师悍勇非凡,不敢再有拿回幽云的心思。”
朱铭问道:“他在漠北威望如何?”
马扩说道:“暂时还威望不足,一些实力强悍的大部落,只是表面上遵其为主而已。不过近两三年打了几场,耶律大石一直获胜,威望正在持续提升。一旦让他收复辽国的临潢府,恐怕真有可能成为草原共主。”
“也是个心腹大患啊。”朱铭忍不住感慨。
马扩提醒道:“唐古诸部,祖先是辽国掠来的各族俘虏,做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奴隶,才在辽圣宗时被安置于西夏的东北方。他们又跟附近的契丹部落融合,现在分不清是哪个族的。只要册封拉拢唐古四大部落首领,就能驱使他们为大明作战。这些人,可不管什么耶律大石!”
朱铭说道:“张广道去年跟金人作战,被完颜娄室留下断后的草原骑兵,放下兵器投降了不少。你去山西那边看看,跟那些俘虏多接触,然后借道西夏全部放归。就说我大明灭了金国,一定善待草原各部,助我灭金立功者重重有赏!”
“是!”马扩应诺。
朱铭微笑道:“你出使辛苦,回家多陪妻儿几日,不必急着赶往山西。”
“多谢殿下体谅。”马扩感动莫名。
朱铭说道:“前些日子,藩国送来许多贡品,你去挑几件送给妻妾。至于随你出使之人,我也会让礼部赏赐。”
马扩跟着太监去库房,挑了几样小玩意儿,就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朱铭又接见虞允文和朱孝忠,考教他们是否有长进。
直至傍晚,朱铭才溜达着回东宫,今天西夏的银川公主李清露正式入宫。
实属恶趣味,朱院长对此表示鄙视。
第682章 太子也该享受享受
李清露当然不叫李清露,她的汉名唤作李妙音。
跟萧观音类似,都是源于佛教。
妙音即为辩才天女,又叫妙音佛母,原型是印度教主神梵天的妻子。到了大乘佛教当中,又被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五代之后,吐蕃的主流趋势是排斥佛教,大量吐蕃僧人被驱赶到西夏。
西夏在吸收吐蕃佛教的同时,又多次到大宋求取佛经,因而又杂糅进去大乘佛教思想。西夏贵族的大名或小名,或多或少跟佛教有关,甚至是来源于梵语的音译。
其实那个叫鸠摩僧哥的真腊使者,也妥妥属于佛教名。
鸠摩,即究摩罗浮多的简称,本意为童真之地,引申为八地以上菩萨、云法王子。
僧哥,即辛格,本意为狮子。
好端端一个佛名,被朱太子改成李清露,正主儿心里着实有些怨气。
她换上绿色嫁衣,白天举行了仪式,然后被礼官和宫人迎入东宫。至于西夏使节团,则由礼部和鸿胪寺官员,陪他们在大相国寺吃喜酒。
北宋朝廷经常在大相国寺接待外宾,这里当然是不禁酒肉的。
非但不禁,大相国寺还兼营卖猪肉,专门搞了一个“烧朱院”。把“猪”改为“朱”,也算是对得起佛祖了。
当然,朱太子带兵进城的当天,大相国寺就火速摘牌子,现在又重新变成“烧猪院”。
相比起礼敬佛祖,还是避讳皇室更要紧!
陪嫁侍女彩凤正在廊下张望,眼见天都已经黑了,回房焦急道:“二姐,太子怎还不来?”
李清露没好气道:“我都不急,你急什么?”
“奴婢就是替公主不值,千里迢迢嫁过来,朱太子连婚礼都不现身。”彩凤嘟着嘴说。
李清露道:“自古和亲之宗女,都是任人摆布的。”
彩凤见公主愁眉不展,于是改说别的:“二姐,这东京倒是繁华得很,可惜舒王(李仁礼)殿下不让出去逛街。二姐这般美貌,定能讨得朱太子喜欢。等得了太子应允,就把东京城内外好生逛逛。”
李清露左等右等不见良人,干脆拿出一本《维摩诘所说经》,捧着佛经在那儿低声吟诵。
“太子驾到!”
喊这声驾到并非摆谱,而是提醒院中之人,避免手忙脚乱搞得彼此失礼。
李清露连忙放下佛经,带着陪嫁侍女出去迎接,大明给她安排的宫女也一并上前拜见。
“不必拘礼,且进去说。”朱铭微笑道。
李清露跟在朱铭侧后方,侍女帮她拉拽长长的礼裙。
朱铭见她行动不便,停下搀其右臂,这个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