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584节(2 / 2)

出言不逊,当今天子就把传旨的阉人绑了进京。”

“还有这等事?”种师道诧异道。

翟汝文说:“不但绑了那阉人,还将其勒索的财货,全部归还给沿途官吏。包括跟那些出京传旨的随员,以及沿途的官吏,全都帮着当今天子弹劾阉人!”

李邦彦道:“这事俺听说过。”

其余阁臣面面相觑,他们真不知道有此事,看来那位官家也不好说话啊。

却说黄裳与萧楚,两人很快接到任命诏书。

黄裳高兴得差点发疯,他可是正经的状元出身。被宋徽宗扔去整理道经、编撰道藏,又被朱铭弄去搞天文,本以为这辈子已经到头了,谁知莫名其妙就入阁做宰相。

“官家圣明啊!”黄裳感慨连连。

萧楚接到诏书,却是莞尔一笑,让新雇佣的仆人,去请裁缝做一身崭新袍服。

翌日,两人正式到内阁上班。

张根带着众人表示欢迎,彼此互相客套一番。

很快,朱国祥就发来中旨,内容正是宣布大明不会确立德运。

张根依旧表示反对:“投票吧。”

反对票:张根、翟汝文、种师道。

赞成票:李邦彦、萧楚、黄裳、柳瑊。

无法封驳中旨!

内阁只得拟招,由制敕房制作诏书,通过礼科发往礼部执行。

礼科都给事中王麒,却是个头铁的,他认为此诏不合规矩,竟然把内阁的诏书给封驳回来。

当日下午,礼科都给事中就换人了,头铁的王麒被扔去督察院上班……

礼部那边,孟昭依诏行事。

又有诸多大臣上疏劝谏,朱国祥全部留中,只当啥都没看见。

孟昭回家说起此事,妻子余善微笑道:“这些阁臣与给事中,却没见过在大明村时的官家。说一不二,谁敢反对?”

孟昭也忍不住笑道:“老虎收起了爪子,那也是老虎。这回只把爪子亮出来,就将那些人给吓到了。”

第596章 首相自污

一辆驴车停在张家侧门,二十来岁的青年去投名刺。

门子颇为警惕,因为拜访首相的人太多了,张根早就下达死命令,不准接待乱七八糟的客人。

“原来是范家八郎君!”

门子看清名刺,态度立即热情:“快快进来喝茶。”

这位范家八郎名叫范浚,他爷爷范锷去世时,是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长社郡公。

他爹范筠如今还活着,在旧宋覆灭之时,已经是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少保、资政殿大学士、长社郡开国男。(历史上被赵构进封荣国公,开府仪同三司。)

他还有九个亲兄弟,其中七个已考上进士。

他的三哥范渭,迎娶了张根第五女,也即太子妃张锦屏的五姐。

他的五哥范浩,迎娶吴点第四女,而吴点是李纲的老师,李纲又是张根的女婿。

这些,只是联姻关系的冰山一角。

范浚在客厅等待片刻,张根的幼子张焄,快步赶来接待:“贤弟何时进京的,怎不提前知会一声?”

“今日进京,”范浚起身作揖,“拜见兄长。”

二人叙旧几句,张焄问道:“以贤弟之才学,若是科举必定高中,恐怕还能跻身一甲。为何不参加新朝科举呢?”

范浚说道:“我没有考过举人,按制不可参加礼部试。”

张焄说道:“今年浙江那边管得宽松,好些没考举人的,也来东京中了进士。”

范浚说道:“君子慎独。上可欺天,下可欺地,唯独无法欺心。”

“贤弟果然是真君子。”张焄感慨道。

范家十兄弟,范浚最具才名,偏偏不愿参加科举。

范浚说道:“愚弟此次进京,却是来求学的。听闻东京有全套《道用策》,还有诸多大儒编修经典。”

“这些书籍,家中全都有,贤弟且去书房。”张焄笑道。

二人结伴前往书房,范浚拿到《道用策》,立即打开书卷阅读起来。

张焄知道此君是什么性子,摇头苦笑默默离开。

历史上的范浚,开浙东学派之先声。朱熹两次拜访求教而不得,只能誊抄其著作回家自学,并引用书中思想写入《孟子集注》。

就在范浚认真看书时,张根终于下班回来。

“父亲,范家八郎来了,正在书房里看书。”张焄说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