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285节(2 / 3)

诸侯所把持。而高氏控制九府,靠近广南的一府,被四郡所隔断。只有最北边的建昌府,可与黎州直接贸易。一旦黎州筑城互市,贸易所得利润,必定被高氏独吞。”

宇文常问道:“成功认为应该答应?”

朱铭摇头:“是该答应,但不该在大渡河南岸筑城互市。我若互市,就在金沙江北岸筑城!”

宇文常笑道:“成功好为大言。”

朱铭说道:“此非一朝一夕之事,当务之急,须得出兵震慑诸蛮。七十年前,孙温清公(孙固)一战而定,换来蛮夷数十年不敢异动。我们如果再打一仗,又能换来数十年边境稳固。”

宇文常开始认真考虑,他之前不愿出兵,是因为信息不足,害怕把大理国也招惹过来。

宇文常问道:“出兵多少有把握?”

朱铭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详细分析说:“南部诸蛮,因地形原因,各部之间极为分散。只要官兵出其不意,就能迅速打到山前(甘洛县),邛部川蛮根本来不及聚兵。山前谷地,有两河交汇的村寨,乃两林蛮大鬼主曾经的居所。那里地形易守难攻,黎州大军可聚寨而守,与苴猛聚集的大军对峙。”

“然后呢?”宇文常问道。

朱铭说:“各部蛮夷矛盾重重,苴猛便能聚集数万大军,也可以攻心而解之。不必用什么阴谋,阳谋离间即可。给苴猛的兄弟们写信,承诺谁先投靠官兵,待杀死苴猛之后,就册封其为百蛮都大鬼主。再给其余部落的大小鬼主写信,许诺赐予他们邛部川蛮的土地。”

宇文常拍手赞道:“如此一来,即便蛮夷识破是离间计,却也会互相防范对方。真正交战之时,必然各自保存实力,不会全心全意为苴猛卖命。”

朱铭又说:“还要勒令大渡河以北的五部蛮出兵,他们愿意出兵固然更好。如果不愿意出兵,便是落下口实,回头便去征讨五部蛮!”

“可行。”宇文常点头。

朱铭继续说:“还得招募更多士兵操练,对外宣称要去征讨东南边的虚恨部。一来可麻痹邛部川蛮,二来可让虚恨部惊慌。待到出兵之时,勒令虚恨部进行配合,总得出几百个蛮兵方可。”

宇文常仔细观察朱铭画的简易地图,越看越觉得可以打。

而且朱铭的计划,把大渡河两岸的蛮夷全都算计进去了。阴谋阳谋都有,虚虚实实难以捉摸,保证能把那些蛮夷耍得团团转。

“秋收之后出兵!”宇文常拍板说。

朱铭问道:“调兵之权怎解决?”

宇文常说道:“提前给朝廷写奏疏,事后再详细禀报,只要不打败仗,朝廷就不会追究。而且,你我有功无罪。”

宋代对于地方官员擅自调兵,制度定得很死操作起来很活。

提前申请调兵,只要信件发出去,就能减轻擅自发兵的罪过。事后详细禀报,又能减轻罪过。

有这两道程序,一旦打了胜仗,就啥都不追究。

当然,如果打了败仗,必然罪上加罪,什么账都要算得清清楚楚。

第282章 奸党中的泥石流

制置使借走的二百厢军,终于也放回来了,还剩下六十多个。

消失的那些,并非全部战死,很大一部分做了逃兵。

宋代士兵的逃亡率一直很高,最初军法规定士兵逃跑20以上,各级军官就会落罪受罚:逃20降一官,逃25降两官……逃45降六官,并留职察看。差遣降到奉职,该武将就会被罢免。

由于逃兵现象实在太严重,元丰五年改为十分法,即士兵逃跑超过10就要处罚军官。

但到了北宋末年,已经没有军官因逃兵而获罪。

宋徽宗崇宁四年,尚书省谈及逃兵问题,大概是这样说的:“现在都不处罚武官了,武官更加不体恤士兵。只在熙河一路,逃兵就接近四万,前线武将对此不闻不问。”

士兵逃跑,并非怯战,因为不打仗也逃。

吃不饱饭,领不足军饷,还会遭受虐待,不出现逃兵才怪了。

朱铭让这些厢军全部归队,征召农民进行补充。

五百步军、五十马军,就此满编。三日一操练,粮饷给足,士气迅速提升。

真的,不需要刻意鼓舞士气,给足粮饷他们就愿意听话。

又征召三百汉民、二百熟夷,充作乡兵。

朱铭训练的军队,就此达到1050人。

在操练士兵之时,又大量打造回回炮。皆用阴干的木材打造,搞出最简易版本,制作成本不高,凸显一个数量优势。

宇文常写信奏报朝廷,今年蛮夷异动,请求练兵防备,顺便请求成都府路拨款。

校场。

前后招募的几批厢军、乡兵,此刻都在操练,朱铭笑问:“杨判以为如何?”

“军威雄壮。”杨善道微笑点头。

黎州级别太低,没有设置团练副使,由军事判官负责相关事务。

杨善道身为军事判官,对练兵一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