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粮食全靠供应,城镇户口才有供应粮,农村户口是没有的,你去了城里,没户口没工作却长期逗留会被当成盲流,没粮食吃可是活不下去的。
所以除非能给宋小莲找到工作,最好是把户口也给迁过去,才能一家团聚。
妇女主任宋秀芳经常会说,女婿又写信回来了,女婿又给闺女和孩子们寄东西回来了。
反正是女婿去上学这俩月,已经寄过两回东西回来了,还寄了钱。
他这个大学的大学生一个月18块钱的生活补贴,他给寄了5块钱回来,很不少了。
所以村里人就都说,这女婿不错,和别村那些一走就杳无音讯的比起来,那是真不错。
反正去年没能考上的,今年都还要考。
赵文书去年因为生孩子没考成,沈南星就问了一句:“表嫂,你今年参加高考吗?”
在前面骑着自行车的赵文书没有迟疑:“考。”
考上大学,她就能回城,是城市户口,孩子也能跟着她转成城市户口。
再者,她很渴望上大学,已经渴望很久,怎么可能不考。
赵文书有些迟疑,终于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停下车,回头看向沈南星:“你去年的成绩……”
她知道沈南星很聪明,她们在一起讨论过学习的事,很多学习上的东西一点就透,能够举一反三,她记忆力还特别好,学过的东西几乎就不会忘。
她总觉得沈南星去年肯定能够考上,或许真的就是差了那么一两分吧。
“今年稳妥为先。”赵文书道,“如果能上顶尖大学固然好,如果上不了,其他大学也很不错。”
其实这年代没有冲名校一说,不管是本科还是大专院校,都叫大学,以如今人才短缺的形势,任何一个大学生都是极其珍贵的。就是大专,那也是大学生,出来国家会给分配工作。考大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工作么。
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是只要能上大学就行,几乎不会出现那些考上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学校就不去,再复读继续考的,非常非常少。
沈南星知道她是好意,就点头。
到了公社,赵文书是去邮局打电话的,给她家里打,让给寄学习资料。
沈南星则去了公社北街,也就是榨油坊所在的那边,公社去县城的拖拉机一般都是停靠在那边。
公社每天固定会有一辆拖拉机往返县城和公社,夏天早上六点钟出发,下午5点钟返回,冬天早上7点出发,下午4点返回,坐车一人5分。
人们去县城,不管是去卖菜还是买东西,都是赶早不赶晚,这年代人睡得早,普遍也起得早,所以出发时间才定得那么早。
沈南星是肯定赶不上的,她睡得早起得晚,天大地大,睡觉第一吃饭第二。
不过公社各个生产大队,去往县城的拖拉机,都会在北街口停一会儿,看看有没有人去县城,顺便捎带上,也是一人5分钱,没钱的话你给点粮食啥的,或是别的东西,就是真的啥也没有,说几句好话那也叫坐,这时候人情味儿还是比较足的,出门在外都讲究与人为善,能帮就帮一把,结个善缘。
沈南星就是过来搭便车的。
倒是碰见了熟人,本大队的拖拉机手宋民富,不过他开的显然不是自己栾宋大队的拖拉机。
“民富叔?”沈南星打招呼。
“哟是小南呀,咋,上县城去?来,坐上来吧,马上就走。”宋民富说。
沈南星也不客气,把背篓放到车斗里,自己爬上去才问:“民富叔,你这开的是哪儿的拖拉机?”
“是方庄大队的,他们拖拉机手有点事,队上又着急去县城拉东西,就叫我帮着跑一趟。”宋民富说。
这也是常有的事。
宋民富道:“你去县里看你大娘?听小辉说你大娘救治及时,应该是没大碍了。”
沈南星点头。
宋民富就感慨:“你这丫头可是真人不露相。咱们会计也说,那迎风出汗的毛病,愣是被你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