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他想到件正事:“你打算什么时候回老家?”
赵淩知道他问的是科考的事情。
他们老家在象州,科考得回原籍,最好得提前个一年半载的回去,和当地的先生学子们多交流。
赵淩天天跟着文华殿的先生们学习,身边也没个同样科考的同窗,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科考水平:“我这样的都能科考了?还是回老家的书院上两年?”
赵辰听着又想打人,但想想打人的结果通常是挨揍,只能忍下,见他一脸真的不解,解释:“你的水平早就可以参加科考了。”
赵淩目光怀疑。
赵辰大怒拍桌:“我都可以参加县试了,你的水平总比我高吧?”
赵淩立刻接受了这个说法:“那倒也是。”
反正县试每年都考,考不过就当模拟考了,先去感受一下考试氛围也行,去南方考试还暖和点。
赵辰气得胸口疼。
赵淩把大哥气跑,转头看向赵缙:“三哥,一起啊?”
学习水平很正常的赵缙扭头就跑:“我不跟你们这些变态比。”
他的成绩也就是在书院里还凑合,放在家里还是算了。
别说是跟赵淩比,就是跟赵茂比,眼看着也要比不过了。
七岁的赵茂踮踮脚:“四哥,你看我能不能?”
赵茂读书确实很不错,但:“你还太小了,爹娘不会放心让你出远门的。”
再说这小不点读书的进度还远不到能参加县试的地步,起码得等到十岁吧?
赵茂有些失望:“哦。”
赵婉清牵起赵茂的手:“行了,我们都先回去了,你抓紧时间写完检讨,后天还得跟着去给人道谢。”
“嗯。”赵淩送走剩下的兄弟姐妹,把书房门重新关上。
没了人打扰,他写检讨的速度明显加快,感情真挚,深刻反省,保证绝不再犯。
写完,他又给窦荣写信。
也不知道他写的信,豆豆多久能收到。
唉,打仗很危险。
但是现在待在京城是越来越没意思了。
回老家也好,自由。
他这么想着,完全没想到跟着爹娘答谢完了借宿的农户,直接就打包去象州。
“咦?”早上出门还好好的,回不去了?
赵辰所在的车队并没有进村,而是停在大路上,看到他们出来,就站在车前挥手。
赵淩扭头看他爹娘:“时间这么赶?我东西都还没收拾呢。”
赵王氏掐他耳朵:“用得着你收拾?都给你收拾好了。这里正好去码头近一点,省得改天还要再走一遍。”
她掐耳朵就是做做样子,赵淩也做做样子捂耳朵。
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车队前。
赵淩看到赵辰之外,梓萱和来福也在,还有常娘子和常威。
车队的时间比较紧张,没空让赵淩发呆。
常威直接把赵淩提溜到车上。
赵骅和赵王氏站在路边目送车队走远。
赵骅突然感叹一句:“突然觉得心里面空落落的。感觉我自己科考都还是昨天的事情呢,一眨眼,两个孩子也要去科考了。”
赵王氏抬手扯扯他的胡须:“胡子都一大把的人了,还昨天科考。你当你还是当年那个探花郎?”
赵骅立马就抬头挺胸不服气:“我怎么就不是了?新科的探花郎还没我英俊!跟你说,要不是我长得太好,哪里会是探花,肯定是状元。”
赵王氏坐上马车,看赵骅坐上来,示意赵大虎回家,不想跟他争辩长得好不好的问题,突然想到一个事情:“说起来,你那一届的状元和榜眼呢?”
赵骅这个探花都已经是这个位置了,但朝中官职相当又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似乎很少?
赵骅还真没怎么关心过:“在哪儿外放着吧。科考完了之后,一起在翰林院共事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各奔前程了。”
他对同榜压他一头的两个一直不服。
三个人的文章水平,可没什么明显的差距。
他之所以会是第三名,不过是因为他的家世……压根就没家世。
还好陛下就喜欢重用他这样的,往后他的升迁道路就一直很顺。
“一会儿我直接去我先生那儿,问问。”
赵王氏道:“我看你不是去打听消息,是找先生喝酒。一会儿我遣人送些下酒菜来。”
“好!我看你干脆别回去了,一会儿让人给送来,你正好和师母一起聊聊天。”
“也行。”
这边夫妻俩已经商量好了休沐日怎么过,那边赵淩已经被三只猫给压住。
赵辰解释:“家里得留两只,不然闹老鼠。点点给你送宫里头去了,咱们走水路,不好带。”
赵淩抱着抹布,大胖和小花一左一右贴着他呼噜:“怎么走这么着急?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
赵辰翻了个白